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圣叹,是古代评点修辞理论的集大成。他总结了“极微”的认识论,并在“极微”观的指导下概括了“那碾”的研究方法,有一定程度上的系统认识,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是他能够攀登古代评点修辞理论高峰的关键。金圣叹为古代评点修辞理论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西厢记>作为"诲淫"的代表,长期以来不断地遭到禁毁和贬斥.金批<西厢>,作为金圣叹晚年的成熟之作,其中体现出来的超越时代的特例独行的思想观念为世人所惊叹,而其中道佛两家共生出来的"虚无思想"所体现出来的反抗精神,成为它在那个专制集权、文化高压的特殊时、期被禁毁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金圣叹是明清之际的一个传奇人物,他因文学批评和“哭庙案”而名扬天下,然而本人又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无论生前死后,扬之者对其崇拜得五体投地,尊之如“神仙中人”;抑之者“见其书、闻其行,必欲杀之”而后快。通过对金圣叹“才子情结”及其心路历程的探究,并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从另一个侧面深入,以期对这个历史人物有一个更加客观、立体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金圣叹的心态复杂、微妙,甚至自相矛盾。这些复杂心态对其从事文学批评活动动机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希图通过评书展示其才、引导读者阅读“才子书”方面,更在于他借助评点活动来寄托人生理想,传达他对社会人情的独特认识,发抒他的“怨毒著书”的社会批判思想,甚至还承载着他培养后继才子的深切期望。这些复杂心态使其在作品中直面现实,大胆揭露社会的黑暗,同时强调才情在情节构思等方面的作用,推崇典型人物的艺术美;并对其小说艺术成就标准和审美理想的提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小说评点是盛行于明清时期的特殊的文学批评形式。金圣叹可谓是小说评点之集大成者,他一生致力于揭示小说的写作技巧和美学特征,这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以其独特的批评实践讨论了许多前代被忽视的小说中的创作理论、文法等等问题,成就斐然,贡献卓越。对于他的文法观历来争议很大,因而对釜圣叹关于《水浒传》中文法的含义,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具体的文法观以及对此存在的误解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的悲剧是世俗的悲剧,全书弥漫着浓浓的悲剧意识。金圣叹本着自己对水浒英雄的喜爱,腰斩《水浒》,把历史停留在聚义的豪情之中,这说明作者实际上并不看重传统为世人所选的道德之路,而更看重的是英雄本身。他不要忠义理想在现实血腥面前的苍白与破灭,而是借卢俊义的一梦,表达他对梁山梦的失落与怀念。  相似文献   
7.
刘堂春 《魅力中国》2010,(3):328-328
金圣叹在对《水浒传》的评点中揭示和总结了一系列小说创作与批评的经验,为中国叙事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叙事视角、叙事节奏、叙述声音等许多方面,金圣叹已经突破了古典叙事理论的藩篱,显示出某种卓越的现代眼光,极大地影响了毛宗岗、张竹坡、脂砚斋等小说评点家。尽管他还未能完全区分叙述者视角与人物视角,但是已经隐约觉察到人物视角特殊的表达效果,以至在评点中多次将原作的叙述者视角改成人物视角;重视叙事的节奏变化.特别是情调错综造成的节奏之美;大大弱化公开叙述声音的响度,烛隐探微地发掘隐含的叙述声音,所有这些筚路蓝缕的理论开掘,为后来者提供了极为丰富,而又包含价值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8.
在本期杂志付梓之际,没来由的想到了上面这个题目。回想大才子金圣叹点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文眼"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所渲染的肃杀氛围,不由得对林冲这位末路英雄的际遇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9.
杨眉 《理论观察》2008,(1):128-129
金圣叹予以评点的《贯华堂水浒传》是《水浒传》极为优秀的评点本之一。其中的金圣叹的双行夹批更是他本人思想倾向的集中体现和完美表露。从金圣叹对当时污浊社会的咒骂以及对凡俗人间的嘲讽等方面看,作者当时借助文字表达内心隐曲政治意志和匡扶世道的宏大心愿。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的金圣叹有感于当时施耐庵所著《水浒传》版本的杂乱纷繁,遂创造性地"腰斩"了原著后五十回,使得金批本成为有清三百年间最流行的本子。他不仅重铸了施耐庵的"千岩万壑赴荆门"的气势,而且在文字后附上了精辟的评语,这也使得他的人物性格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评价水浒一百单八将时,把他们分为"上上""上中""中上""中下""下下"五等人物,而林冲则位于"上上人物"中的第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