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6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7篇
财政金融   9276篇
工业经济   292篇
计划管理   2422篇
经济学   2405篇
综合类   1091篇
运输经济   38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923篇
农业经济   535篇
经济概况   2420篇
信息产业经济   9篇
邮电经济   4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446篇
  2015年   824篇
  2014年   2051篇
  2013年   1626篇
  2012年   1555篇
  2011年   1424篇
  2010年   950篇
  2009年   1040篇
  2008年   1358篇
  2007年   1088篇
  2006年   1086篇
  2005年   1251篇
  2004年   1358篇
  2003年   1077篇
  2002年   795篇
  2001年   653篇
  2000年   493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虎  张珩 《当代财经》2021,(2):63-74
国务院"43号文"的实施,为研究地方债务的治理效果提供了一个准自然实验场景.研究发现:地方债务治理对银行金融资产没有产生影响,但会显著增加银行总贷款、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有助于银行信贷资金的"脱虚向实";地方债务治理能显著增加银行实体行业贷款,但不能显著增加银行非实体行业贷款和建筑业贷款.机制检验发现,地方债务治理可以通过降低借款人和借款企业的融资成本,间接性地影响银行信贷资金配置.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务院"43号文"实施后,资产质量高的银行倾向于增加企业贷款和实体行业贷款,资产质量低的银行倾向于增加个人贷款;银行规模可以强化地方债务治理对银行贷款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促进银行信贷资金的"脱虚向实",应提高地方债务治理水平,强化对银行业务的监管与引导,加强风险管理,保障银行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2.
审计组对A单位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发现:该单位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失灵,出纳人员利用单位资金、账户管理方面制度不健全和内控制度不落实,利用收款不入账、支票提现以少报多、伪造财务主管法人章和盗取支付密令密钥转移资金,伪造、变造银行对账单挪用公款3000万元用于赌博、炒股等,这是一起典型的财务舞弊违法违纪案件。  相似文献   
3.
通过合理政策有效引导通货膨胀预期对当前中国经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EGARCH模型捕捉央行沟通对通胀预期及其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央行沟通传递的货币政策信息被市场有效捕捉和解读,实现了通胀预期管理目的,增加沟通频率能有效降低通胀预期波动;但央行的"言行偏离"加剧了短期通胀预期波动,降低了央行沟通和货币政策操作的实际效果;通胀预期存在分布厚尾性和右偏斜,市场出现极端预期的概率较大,且更倾向于预期通胀上升,通胀预期波动的群聚特性表明其具有阶段性自我强化特征.研究结论为央行沟通的有效性提供了实证支撑,揭示出的通胀预期分布特征对提高央行预期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5.
6.
作为民营企业中坚力量,中小微企业因数量庞大,其经营绩效关系到国民经济、就业及购买力。一方面金融市场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需提供业绩支撑及还款保障以便得到资金支持。研究中小微企业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有着现实意义,将有利于为中小微企业如何改善经营绩效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8.
沈永建  徐巍  蒋德权 《金融研究》2018,457(7):49-68
本文将视角聚焦于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重点研究金融抑制对银企信贷契约的异化。研究发现,在金融抑制背景下银企之间存在以留存贷款为表现的隐性契约,用以帮助银行在满足管制要求的同时追求利润最大化。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发现隐性契约的发生与否会随着货币政策、企业特征等因素的改变而有所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利率变相市场化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则发现,这一隐性契约对企业价值产生了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人们对房地产领域投资意识的加强,许多人都将赚钱的目光转移到了“以房养房”的方式上。聪明的消费者自会比较,家中的积蓄存入银行,利息收益较低:假如用它来投资物业后又将其出租,以现在市场上的租金水平来计算,后者的收益率肯定要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此外,这种租金收益也相对稳定。那么在目前房贷政策紧缩、房产降温可期的情况下,“以房养房”的风险究竟有多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