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19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25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3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朱枝春 《中国西部》2014,(36):82-83
<正>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因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德育品质力的道德行为是人们在生活中的一种惯性行为。道德行为是一切具有善恶价值并应承担道德责任的个人活动。它受一定社会条件制约并具有某种社会倾向;是人们按照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上,从本人意志出发自主选择的行为。道德行为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确定目的和形成动机、实际的行动、行动后的效果和  相似文献   
3.
青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作了第二次批判,对象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通过这一系统的批判和改造,马克思试图划清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真正地告别旧哲学。从总体来看,青年马克思在《手稿》中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基本上还是以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观点为基础的,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还没有真正把握住黑格尔辩证法的深刻处。本文主要论述了青年马克思这一批判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缘起于西方市民社会的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作了初步分析,并指出这一理论对于建构当代中国的市民社会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哲学的总体问题是主体的人与客体的世界之间的关系,而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终极价值指向在于发现和弘扬人的主体性。从宗教改革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运动,人类开始把人的主体性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从现实生活中表现出人的真实本性。这种理性与现实的结合一方面确立了人的物质主体性、创造性,实现了人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却使滋润的感性土壤日渐干涸,从而引发了所谓的精神危机。黑格尔一方面褒扬这种"无穷人类力量",另一方面又试图实现理性和感性的对接,最后发明了"绝对精神"。对于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来说,或许黑格尔的那种否定精神与反思能力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使我们在自我否定性的能动力和反思性的创造力中发现人性的魂归之旅。  相似文献   
6.
曾经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它的主人公是哲学家黑格尔。那是一次哲学课,由于黑格尔记错了时间,提前一节课达到教室,在另一班学生面前滔滔不绝地讲授他的逻辑学,直到下课他的学生到达教室,他方才发现自己搞错了时间,然而正在学生们发笑的时候,黑格尔说了句很有意思的话。他说:如是可见,感觉常常是不可靠的。的确,感觉给予我们的东西总是可错的,显然知识并不能以感觉为尺度。这大概就是自古希腊以来,一般哲学家所说道  相似文献   
7.
老土不土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有人说,老干妈家族管理方式太土。我仔细分析了她成功的案例,其实老土不土,因为真理一定是朴素的。  相似文献   
8.
张玲玲 《浙商》2011,(6):74-75
新生事物之于传统的改变,黑格尔有过这样的论述:“一切伟大的历史事变,可以说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作为笑剧出现。”  相似文献   
9.
一、日本文化的特征:“菊花”与“刀” “文化”是人们较熟悉的一个概念.但它也可能是人们较无知或者说是极不清楚的一个概念。黑格尔曾经说过.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人们最无知的东西。可以说.目前关于文化的定义在国内外有上百种之多.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之所以在辩证法上实现变革关键在于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颠倒过来,放在唯物主义之上,从而创立了新的唯物辩证法实现辩证法的变革。这种观点在一般意义上没有什么错误。再认真思考一下,马克思之所以能够把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置于唯物辩证法之上。原因很简单,马克思创立了科学实践观,将科学实践观引入辩证法,这才是马克思在辩证法上实现变革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