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40篇
经济学   41篇
综合类   25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22篇
贸易经济   22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辽阳市园林绿化水平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总结辽阳市园林绿化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 ,分析论证了辽阳市园林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其发展目标 ,提出了辽阳市在争创全国卫生模范城的同时 ,如何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水平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我国一些地区“庭院经济”发展对解决当前农村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庭院占地、农村剩余劳力安排、城市“菜蓝子”工程、农民脱贫与致富、农业发展基金的积累、农村孤寡老人和病残人员的生活保证)的作用和地位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A substantial fraction of the open space in (peri-)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covered by domestic gardens which support the delivery of multiple ecosystem services. Although individually they may look insignificant, the aggregation of domestic gardens and of gardening actions can be significant. Referring to ‘the tyranny of small decisions’, we launch the concept of a ‘resource by small gardening actions’: the positive cumulative outcome of individual garden owners adopting pro-environmental gardening practices.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we gained a thorough insight into the barriers and lever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gardens as a ‘resource by small gardening actions’. By combining the data from expert interviews with a design workshop addressing garden and landscape architects, and focus groups with private garden owners, we identified eight barriers and nine levers. These levers are part of a ‘mix and match’ toolbox, a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tailor-made strategies for garden governance. These insights increase the understanding on if and how private actors and their properties could become part of policy plans to support ecosystem services. This adds to the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ategic value of daily-life landscapes that exist all over the world.  相似文献   
4.
以《东庄图》和《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中的城墙景 观为研究对象,采用图像和园林历史情境互证的方法,通过 由图到园和由园及城的系统分析,解译了这2套园林绘画中城 墙形象出现的画理依据、造园因素和城市风景文化情结,认 为城墙形象在沈周和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的园林题材绘 画作品中具有指示园林地望的作用,同时城墙也是当时城内 和城外园林的重要借景对象;随着城市的功能转移,城墙周 围的城市边缘区域对于园林的布局起到空间的牵引作用,究 其原因与被内外城河环绕区域丰富的园艺空地和良好的水运 交通分不开,最终形成了半村半城的园林和城市的空间耦合 关系。旨在为苏州古城历史上形成的园林和城市风貌关系的 传承和保护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张灿  唐馥芸 《价值工程》2011,30(1):77-77
以万科第五园为例,从该项目的背景入手,其在建筑设计、园林景观、处理新旧建筑等方面如何演绎中国传统元素进行分析,从而为探索现代人居的中国传统思想模式,如何体现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精髓和内涵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5.28平方公里上海世博园区拥有丰富而且独特的资源优势。世博园区后续开发是举办"成功、精彩、难忘"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的世博园区后续开发框架决定了世博园区后续开发的效果。国家、上海以及园区周边需求为界定园区开发框架的"园区开发管理主体、园区产业选择与园区开发方式"三个核心主题提供了三维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7.
曾琪洁  吕丽  陆林  朱付彪 《旅游学刊》2012,27(5):103-111
大众对文化和精神的消费需求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世博会就是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在特定空间高度集聚而成的产物.文章基于旅游者的问卷调查,从核心内容和衍生产品两方面对上海世博会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旅游者对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呈现多元性、娱乐性、符号性、实用性和虚拟性体验的趋势.在核心内容的需求方面,旅游者需求较高的依次为:展馆、文化演艺活动和论坛;在衍生产品的需求方面,旅游者对特许旅游纪念品中的世博护照、海宝和世博纪念徽章的需求较大,对出版发行服务中地图的需求较多,对网络文化服务的需求度正逐步提高.分析发现,基于不同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旅游行为特征,旅游者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年龄和月均收入因素的影响,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进园次数和出游方式的影响较小,文章并据此探讨未来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农民如何依托土地脱贫增收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农业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提升农业产出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示范园模式”与“公司+农户”模式加强农业科技与金融融合;构建完善的试验-示范技术扩散体系,帮助农民进行技术模仿,提升农业技术能力;结合金融扶持,帮助农民提升对接市场技术的能力,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是促进农民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世博会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塑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城市形象建设存在明显短板,外界的负面评价也不少。首先从理论上归纳了国际大都市的4大核心特征;然后基于国际大都市的核心特征和上海市发展愿景,运用城市营销理论,从满足目标市场需求角度提炼出上海应该重点塑造的国际大都市导向的7种核心城市子形象。其次,通过对博览会理论和世博会实践的研究,剖析了世博会为上海城市形象塑造带来的6方面机遇。最后,提出成立上海城市形象战略管理中心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型节事具有活动的周期性、时间的暂时性、人员的爆发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成功举办一次大型节事活动必然需要大量的节事志愿者提供服务。目前,我国的节事志愿者中高校志愿者是主力。我国学术界在高校志愿者参与大型节事服务满意度方面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本文以2009年在洛阳举办的世界集邮展览为例,基于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IPA分析法对影响满意度因子的重要性和实际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节事志愿者组织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一些建议,旨在为我国今后举办大型节事活动中志愿者的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