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1篇
财政金融   166篇
工业经济   47篇
计划管理   267篇
经济学   621篇
综合类   241篇
运输经济   37篇
旅游经济   61篇
贸易经济   318篇
农业经济   130篇
经济概况   25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Nowadays, interest in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shifts from cleaner processes to the holistic nature of green product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rgues that firm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ioneer through green product innovation, allowing them to differentiate and thus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Environmental burden of products during their entire life cycle is undeniable. Due to the weakness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at inadequately addresses a commonly accepted green product definition, as well as the thereby caused inconclusive academic empirical results on firms' competitiveness, there are many cases of businesses greenwashing behavior. The overall contribution of this exploratory paper, on determining and evaluating the degree of greenness of a product, is twofold; first, starting with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uthors further contribute by proposing an integrative definition that addresses the so far existing terminological gap. Next, after reviewing the existing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tools, authors based on the developed definition and in accordance to its dynamic dimension contribute to the existing methodology, as the paper reveals issues that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evaluation of green products.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当前M2快速增长的原因,从经济发展、居民储蓄和外汇储备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旭东 《特区经济》2008,(6):260-261
本文首先由我国的CPI计算出通货膨胀率,综合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数据。其次,用带有动量项和自适应学习率的BP神经网络预测出2008~2009年我国CPI,从而推算出2008~2009年我国通货膨胀率分别是4.99%和4.91%左右。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江涛 《商业时代》2008,(16):106-107
缺乏先天资源优势的浙江义乌,通过发展国际小商品贸易,带动相关产业链,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同样身处内陆的重庆市小商品市场,拥有更多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将改进现有格局.提升GDP贡献力.本文通过对比重庆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现状,分析了重庆小商品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总结义鸟小商品市场的优势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重庆小商品市场生态链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与人类的矛盾日益尖锐,绿色成本控制系统的提出正是适应了这种经济情况,为缓解和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我们从传统成本控制的局限性入手,提出和分析了绿色成本控制系统的含义及特点,构建的基本原理,应遵循的原则和绿色成本控制系统四个方面的构建思路,简略介绍了如何构建绿色成本控制系统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6.
从GDP政治到生态政治——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寿春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5):13-16,130
阐述了论题的来由,分析了GDP政治及其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提出了要树立生态可续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现;要摈弃GDP政治观念,在符合中华民族总体利益的前提下,引入并在研究、发展和运用生态政治理论的进程中寻求问题的解;确立环境价值观念,明确环境价值的数量关系,在经济发展中计量环境成本;在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要注重发挥生态政治和政府部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现代工农业生产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大量使用农用化学品所导致的生态失调与环境破坏,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环境及生活健康。今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提倡与推广无公害、无污染的清洁生产,全面实现生产的"零污染"与废物的"零排放"、保护环境与追求生态和谐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GDP就业模型揭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内在关系。要增加就业降低失业率,必须保持快速和稳定的经济增长和提高GDP就业弹性。比较分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的GDP就业弹性,发现由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更依赖于资本和技术进步,其GDP就业弹性、GDP对就业的“指数效应”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同时随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资本有机构成逐渐提高和进一步的资本深化,GDP就业弹性也在逐渐下降。东部发达地区GDP对就业的“乘数效应”比边疆民族地区的大,说明了东部发达地区依然是吸收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地区,并提出增加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改革开放以来,个人所得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反映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变迁,同时,作为一种制度,个税制度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作为初次分配的一种直接反映,个人所得税比重的地域差异、结构差异反映着我国的收入差距和分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运用协整理论,对东部地区1985年~2005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 I、出口和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