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产业融合是现今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产业融合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其价值的深度发掘。景宁是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县内自然村落民间文化悠远,是畲族宝贵的财富。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构建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融合发展模型,提出融合发展路径,不仅有助于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挖掘与保护,而且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集聚区域更好地抢救、保护和发展传统非遗文化提供借鉴与启示。[方法]运用文献梳理、实地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景宁县的主要少数民族自然村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类型与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景宁县少数民族农村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存在习俗、民歌、服饰濒临消失、古老建筑、仪式举办场所濒临泯灭、医术、药物、偏方面临失传和特色工艺缺乏传承艺人等问题。[结论]景宁县少数民族农村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可选择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和延伸型融合3种有效路径,在建立产业协调机制、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培育非遗文化载体阵地和拓展旅游开发新手段、新途径等方面下功夫,更好促进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景宁畲乡的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宁作为全国惟一的畲族自治县,华东地区惟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及“浙江的西双版纳、华东的香格里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经济的相对落后和交通的不便,使得景宁的旅游开发滞后。本文认为,旅游业应作为景宁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在开发过程中必须符合景宁的实际情况,实现高起点、特色化、个性化的开发。文章还论述了景宁旅游开发的原则,并对景宁的旅游开发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电力工业局(称:景宁局)承担着景宁县城区以及1950平方公里区域面积的24个乡镇供用电任务。文章围绕提高管理水平来分析景宁局内部条件和外部机遇和挑战,对企业发展方向、经营目标等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来谋划景宁局的愿景,以此确定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思路,制订以提高管理水平为核心的景宁电力局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为指导,主要从战略管理学的视野,运用SWOT分析方法和竞争优势形成的基本原理,在综合分析评价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归纳出景宁畲族自治县新农村建设竞争优势的十个基本元素,提出战略目标选择和战略途径选择的思路,总结提升出畲乡新农村建设的景宁模式,并对完善景宁模式提出三个方面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景宁畲族文化和生态环境资源独特而又丰富,创建“畲族文化和生态旅游区”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较为成熟。针对景宁旅游业现状与存在问题,宜实施的旅游开发和管理策略有:产业定位、产业布局、龙头产业带动作用、优化管理体制、优化部门分工协作和优化投资环境等;旅游品牌建设策略有:推行精品工程、加强服务硬件设施建设、培育一支高素质旅游服务队伍;旅游市场开拓策略有:做好客源市场分析、运用好促销策略、参与区域合作等。  相似文献   
6.
论景宁县旅游品牌的创建与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益军 《北方经贸》2002,(11):107-109
景宁县旅游业发展得天独厚 ,潜力巨大。景宁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 ,尽快培育起自己的核心能力 ,以此为基础 ,构筑起技术平台和市场平台 ,并通过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等活动 ,不断巩固和拓展自己的发展平台。打造“华东民族名城 ,浙江休闲绿谷”是能够成功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