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221篇
工业经济   18篇
计划管理   124篇
经济学   198篇
综合类   262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111篇
农业经济   50篇
经济概况   1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We model market integr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and Africa by analyzing price dispersion and testing the law of one price (LOP) on highly-comparable actual local retail prices of 135 goods and services across 23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over the period of 1990–2016. Second-generation panel estimators are applied to four price benchmarks: Regional average, South Africa, China, and US prices. Cross-regional price dispersion diminishes considerably over time up to 2008, particularly for non-tradeables around China price. The test of LOP indicates the percentage of convergent prices is highest in China price benchmark, followed by US, South Africa, and regional average benchmarks. Direct estimation of the convergence speed confirms this order. Overall, the results show evidence of increasing market integration in Middle East and Africa but it appears to be driven by global forces and, especially, the rise of China as a new economic pow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me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such as China, can step up and promote integration while traditional economic powerhouses, such as the USA and UK, disengage from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相似文献   
2.
赵园园 《特区经济》2008,(6):226-228
金融活动的存在与正常运转有赖于良好的信用制度与法治环境,金融信用是金融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良好的金融信用依靠多种因素的支持,法律制度的健全是关键。本文主要从法经济学的视角提出构建完善的金融信用法律制度体系,以此防范金融信用风险,保障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3.
Making quantified statements about the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the lifelength of an item is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tasks of reliability assessment. Most practitioners routinely do this using one of the several availabl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wo-fold. The first is to give the user an overview of the key tenets of two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parametric approaches. The second is to point out that these commonly used approaches involve strategies that are either ad hoc, or are in violation of some of the underlying tenets. A method that is devoid of logical flaws can be proposed, but this method is difficult to implement. The user must therefore resign to using that technique against which the fewest objections can be hurled.  相似文献   
4.
论经济法的国家安全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富生 《现代财经》2005,25(10):78-80,F0003
国家经济安全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它可以被分为宏观经济安全和发展安全。要使一个国家经济能够安全运转,就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安全是法律持续性的制度安排,是一切法律的首要价值,所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法律责无旁贷。在众多法律部门中,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目的就是克服市场调节的弊端,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利用BOT投资较早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但是我国BOT投资的发展却比较缓慢。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 ,但是与BOT投资相关的法律冲突问题是关键的制约因素。针对BOT投资领域、投资主体、国际借贷及风险担保等法律问题 ,应尽快制定我国的BOT投资立法 ,修改BOT投资部门规章 ,完善BOT投资的地方性法规 ,逐步放宽我国关于国际项目融资的限额规定  相似文献   
6.
针对先秦儒家的"德治"主张,韩非提出了"法治"理论.韩非的法治思想其实质是君主专制与国家(政府)集权,它与现代法治所倡导的民主与法制精神相悖.但这种"国家(政府)法治"传统却被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因袭了下来,成为我国经济改革深化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巨大障碍.为了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防止滑入一个坏的市场经济,法治应该由国家统治社会和民众的工具变为保护社会和民众的工具,进而成为社会和民众自我保护的工具.法律应该由君主专制的利器变为社会和民众捍卫民主与自由的盾牌.  相似文献   
7.
金融监管法的价值:自由竞争与金融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美国金融法的历史可以看到,金融监管法的核心价值由完全的自由竞争变为单一的金融安全,再转向有安全保障的自由竞争;分析金融法律规范也可以证实,现行的金融监管目标与各种监管措施都体现自由竞争与金融安全的价值追求.过分追求金融安全的价值观是非常局限的,它只能适用于金融不安全的状况;现在的金融效率观不是金融监管法的价值观.自由竞争与金融安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的地位随着金融运行态势的变化而逐步变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长期奉行的行政法渊源理论日渐暴露出其在指导法律适用中的问题.导致诸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集中于两点:一是对法律渊源概念本身的简单理解;二是对行政法的法律适用中的法律依据由法院进行简单认定,未能关注行政机关适用法律的客观事实.只有认清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为完善行政法的渊源理论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理念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会引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而且对法律尤其是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创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得亟待形成完整体系的经济法的发展获得了重要启示。通过将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进行比较,抓住两者的契合点,找出经济法原有理念的不足及其与科学发展观之要求存在的差距,填补和完善了现有的经济法理念,从而促进了经济法理念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当代国际私法学说及其实践情况的研究表明,我国的"国际交往互利说"缺乏国际互动的条件,无法运作。"利益增进说"才是合乎我们需要的国际私法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