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靖先生是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生涯中,他拓展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内容,提出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特有的研究模式,构建了科学的学科研究体系.赵靖先生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之路是20世纪后半期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作品在分析探春时都认为,庶出的探春"只拣高枝儿飞"和王夫人、王熙凤等当权派站在一起,背弃她的生母赵姨娘.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探春与赵姨娘由于文化品味以及理想追求不同,决定了母女二人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和沟通.但是二人并没有抛开母女亲情.从探春三次流泪即可说明探春"只拣高枝儿飞"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红楼梦>真正为我们展现的是探春与赵姨娘之间的本质差异,及她们之间扯不断的母女亲情与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3.
陈炜 《价值工程》2010,29(19):215-217
赵孟頫是元朝著名的书画家、书画理论家,在书法史、美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由于赵孟頫身为宋代宗室,却在元代身居高官,因此,人们对赵孟頫本人行为的评价,也使其书画艺术遭受了不公允的评价。对赵孟頫的书画艺术评价历来不一。本文是从清代对赵孟頫书画艺术的各种代表性评价进行梳理,对其评价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赵树理是一位具有民间立场的知识分子。以农民利益为本位的价值立场,使他对自己所担负的文化使命有相当的自觉。他始终没有背弃民间的立场和乡间的文化传统,他的创作是以一个农民知识分子直接的感觉判断为基础,站在农民立场上展开的对乡村社会的艺术想像,其目的是为农民代言和进言。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真正固守着农民的文化价值观,创作从其终极意义上说是“为农民而写作”的作家,唯有赵树理一个.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朱彝尊《鸳鸯湖棹歌》的创作背景及地方文化特色作了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对“鸳鸯湖棹歌体诗歌”的创作群体、创作内容和写作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分离交易可转债投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交易可转债兼具债权和股权融资的特性,其理论价值包括纯债券价值和认股权证价值。在市场上,分离转债价格主要受权证价格变动影响。对于投资者而言,准确把握股票买入的时机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陈洪杰 《当代金融研究》2021,2021(1):200-208
在包括赵春华案在内的诸多引发舆论关注的争议案件中,法官或许并非不是不懂得如何利用社科法学的判断能力与法教义学的裁判技术去弥合司法标准与公众认知之间的巨大断裂,而更可能是基于其“父爱”式的社会“管制”取向而对司法后果的实质合理性问题做出了“爱之深,责之切”的价值决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历史背景下,为了保证良法的颁行能够导向预期的善治,法律必须以其作为“社会交往机制”的系统潜力而彰显其公理性与司法的合理性。只有首先确立基于交往原则和承认社会自主性的权力逻辑与法律决策结构,那种体现“人性化”“人文化”和“人权化”的方法论逻辑才有可能在法律的运作中获得国家体制官僚无法武断拒斥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晚清丹徒籍词人赵彦俞年届六十始在蒋春霖鼓励下尝试作词,七十一岁时成稿《瘦鹤轩词》. 因身历太平天国兵燹,又深受淮海词派词风影响,其咏物、记游、凭吊、送别、题词五类题材词作,皆饱含慨叹身世的满腔愁绪和婉约幽怨. 其在艺术风格上,善用传统意象,情景高度交融;感情基调沉郁,富有幽怨之美;擅化宋人成句,词笔清秀挺拔.  相似文献   
9.
赵氏小品在中国小品界独树一帜,其幽默诙谐、别具一格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演,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赵氏小品语言是语言模因复制过程中产生的变体所导致言语幽默的特殊语用现象,并通过重复和类推两种方式来实现复制和传播。  相似文献   
10.
赵蕃的行役诗数量较多,众体兼备,含蕴深广.内容上,这些诗把行踪见闻与内心律动浑然融合,忠实记录了旅程中的见闻、诗人的行踪以及内心活动等,描写了船行时遭遇的疾风骤雨、急流险滩等惊心动魄的情景;情感内蕴上,这些诗反映了衰微时代文人的末世情怀,折射出南宋社会内忧外患的政治情势,具有比较深刻的社会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