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60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神府-东胜矿区在特定的自然地质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土地沙漠化呈不断扩展的演化趋势。矿区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更加速了沙漠化进展。本文利用典型地段的沙漠化发展速率,依据矿区总体设计规模,对矿区自然沙漠化趋势和开矿新增沙漠化土地面积进行了定量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深受着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如何把荒漠变耕地,优选一种费用小、效果好的措施,那就是大种特种沙棘,以达到改善环境、发展经济、利国富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石化,是广西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其成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类活动原因。为了促进广西石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治理石漠化,保护石山地区生态环境入手。应采取明确石山区土地所有权;调整有关林业政策;综合治理;妥善解决能源问题;控制人口;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和布局;严格执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沙尘暴已经成为21世纪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的四子王旗,荒漠化极为严重,多年来一直是发生沙尘暴平均日数的高值区中心,也是沙尘源区和沙尘东移进入京津的重要路径之一,沙尘暴频发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和脆弱的自然环境耦合的结果;以该区为例讨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耦合作用下沙尘暴的年发生日数特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退化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湿地萎缩等主要生态退化类型的现状、分布和成因并对我国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出了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毛乌素沙地南缘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毛乌素沙地南缘自然地理条件与历史原因进行了分析,土地沙漠化是该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生态环境很脆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难以结合;大规模开发建设与资源的治理保护矛盾突出;治沙造林的科技支持不足;提出了沙漠化防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功能、产业治沙、综合效益、保障体系、国际影响五个方面介绍了我国防沙治沙事业凸现出的五大变化,根据加快构建北方生态屏障、应对气候变化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针对目前防沙治沙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宏观管理层面提出了防沙治沙的五个坚持和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及能源林基地建设的具体实践,探索出沙区资源高效利用、沙区群众和谐致富、沙区产业健康发展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吸引金融资本和国际资本进入荒漠化治理领域,为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提供了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9.
2009年出台的《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是我国继计划生育、保护1.2亿hm2耕地和节能减排后又一个对省级政府要进行量化考核的重要工作。论述了《办法》出台的必然性,归纳总结了《办法》的特点,阐述了《办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下一步具体实施还要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和明确责任。  相似文献   
10.
李予红 《当代经济管理》2004,26(3):35-37,80
土壤荒漠化越来越威胁人类的生存,本文通过对土壤体脆弱性的分析研究,对荒漠化现状、荒漠化类型的调查及对荒漠化程度的评价,以期为防治土壤荒漠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