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5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84篇
财政金融   80篇
工业经济   150篇
计划管理   998篇
经济学   1059篇
综合类   559篇
运输经济   76篇
旅游经济   262篇
贸易经济   461篇
农业经济   1011篇
经济概况   48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持续成长模式探讨——“变异”与持续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企业的持续成长模式.在借鉴生物生存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前变异”与“后变异”的概念.认为“前变异”是企业获取突破性技术的基本模式.“前变异”具有随机性和无指向性的特点.企业中大量存在的非分工合作是产生“前变异”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Resource‐based theory maintains that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such as their tacitness, complexity, and specificity, prevent imitation and thereby prolong exceptional performance. There is little direct evidence to verify these claims, yet a substantial literature encourages firms to formulate competitive strategies around resources with these attributes. Further, work outside the resource‐based tradition suggests that these attributes can slow innovation, and it is not clear when this effect outweighs the benefits of inimitability. This paper seeks to clarify whether and how the complexity, tacitness, and specificity of a firm's knowledge affect the persistence of its performance advantages. We find that the complexity and tacitness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re useful for defending a firm's major product improvements from imitation, but not for protecting its minor improvements. The design specificity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delayed imitation of minor improvements in this study.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静脉物流,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阐述静脉物流与循环经济的关系.通过静脉物流系统的建立,发展我国循环经济,实现从传统线性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使我国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利于人类与环境、自然资源的共生.  相似文献   
4.
论旅游市场营销环境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华光 《商业研究》2006,(14):168-170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旅游者的选择性强,旅游活动范围大,使旅游供给者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旅游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对旅游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创造良好的、协调发展的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5.
通过系统及其目标的定义、议题及其目标的确立、指标及其性能标准的选择、指标的测量及其图形的绘制、指标的聚合、绘制指标图并评估其结果等步骤,构建系统评估过程模型,并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为例,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  相似文献   
6.
奥运会与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本研究表明,北京具有非典型性奥运经济形态,同时又存在若干非奥运经济的矛盾,有必要通过引导投资与消费、调整结构、按照市场化模式开发利用场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跨地区要素流动与重组等形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利益受损者加以补偿。  相似文献   
7.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战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研究符合自己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文章从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研究出发,探讨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及其战略目标,并提出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以期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This paper incorporates an ecosystem model into a model of a simple economy. The decisionmaking agents in the ecosystem are individual organisms aggregated to the species level. A species may provide utility directly to humans, or it may provide utility indirectly because it is used either as a raw material in goods fabrication or as sustenance for other species. We describe a comparative static equilibrium of the ecosystem where species' demands for other species are equal to the supplies of those other species, and energy is conserved. The ecosystem is then embedded in the economy so that the effects of human intervention can be traced through both the ecosystem and the economy. Human intervention creates ecosystem externalities such that ecosystem equilibria are shifted and the new equilibria affect the utility or the production processes of other humans. This framework allows us to describe in principle which ecosystem services can be efficiently usurped by humans, which waste flows can be efficiently allowed into ecosystems, and which ecosystem organisms and physical attributes can be efficiently maintained.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我国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指出生态旅游是实现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形式。在分析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然而把发展目标具体化为追求GNP的增长而忽略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指标,导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社会和环境问题的尴尬。为此,本文从制定和执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角度,举例美国旧金山、加拿大柏林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施概况,从中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寻求中国城市最优化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