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3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制造传统——关于傣族泼水节及其相关新年话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建芳 《开放时代》2010,(2):101-114
有关泼水节即傣历新年的说法在当代学术界已成定论。然而,为什么这一节日庆典的日期不在傣历的一月一日?对此,既有研究并未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作者本人田野研究所得发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泼水节并非傣历新年,而是佛教新年和傣族远古泼水习俗两个来源的结合体。继而,作者指出,被视为傣历新年的泼水节实际上是一种被制造出来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发展研究》2008,(1):113-114
石狮服装城成为中国十大创新市场工业旅游示范点;鸳鸯池布料市场双双荣获中国服装市场杰出贡献奖;注册商标总量11204件,居全国百强县第二位;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分别年新增8个、2个、9个,总量28个、3个、28个;市公安局荣膺全国优秀公安局称号;成功举办首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城市总体规划名列福建首位;前山村被定为全国首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农民人均收入10005元,再为全省之最.这是最大创先、创建、创举.  相似文献   
4.
德昂族浇花节、傣族泼水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节庆的瑰宝。浇花节是德昂族重要的节庆活动,是德昂族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泼水节是傣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由最早的宗教仪式变成了当下具有浓厚世俗色彩的民族节庆活动,其承栽的许多民俗现象和社会功用正在逐渐消失,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习俗亟待保护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谭鑫 《致富天地》2012,(3):64-65
农业部制定的《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历史文化背景等条件,将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总体布局分为四类:大中城市和名胜景区周边、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传统特色农区。在这四类区域中,丰富多彩、沉积厚重的少数民族文化风俗,是云南休闲农业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中的闪光点。抓住它,就抓住了云南发展休闲农业的重点。那么,怎样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全面提升云南休闲农业的竞争力呢?  相似文献   
6.
旷日之灾     
显然,随着时间的缓慢推进,这场旱灾的烈度已经超出了人们最初的想象。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曾经奔流汹涌的河床已经干涸,曾经温暖湿润的空气已被烤干;拍出过水帘洞的黄果树瀑布几近断流;连一年一度的傣历新年泼水节都被迫缩短了  相似文献   
7.
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在现代旅游开发的浪潮中,对民族传统节日符号进行创新开发,使其与旅游业完美融合,打造优秀的民族文化产业,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泼水节概况、泼水节旅游项目开发的经济效益等方面论述了傣族园泼水节的旅游创新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8.
傣族在历史上就与水有密切关系,佛教对傣族的祭水仪式也有重大影响,所以泼水节是我国傣族群众在自身文化信仰基础上对外来文化的加工和再创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民族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9.
景谷泼水节     
傣历新年傣语中名为“桑勘比迈”或“棱贺桑勘”(意指六月新年),也就是一般人称的“泼水节”了。其实,泼水,只不过是整个节日活动里,其中的一个项目,傣语里根本就没有这个名词。  相似文献   
10.
郑再非 《宁波通讯》2014,(14):39-39
<正>7月5日,象山影视城首届泼水节在"大理皇宫"里举行,游客们纷纷在这里畅享了水的活力与多情,欢度别样盛夏。活动现场,泼水小丑身着滑稽服装,佤族小伙与少女尽情狂舞,在身着比基尼和东南亚风情沙滩装的领泼女郎带领下,游客们不分男女老少在激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