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6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14篇
经济学   2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8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香 《销售与管理》2006,(12):I0014-I0014
北京华洋科能蓄电池修复设备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门从事高科技产品蓄电池修复设备的研制企业,他们的第三代蓄电池修复仪成为市场新宠。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对该公司业务经理余轩延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2.
骆小华 《乡镇论坛》2014,(33):19-19
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富有”的人,而这种“富有”并不是说他有钱,而是他的精神富有。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从青年时代到步入中年,从没放弃过新闻写作。写文章、办诗社,他乐此不疲。他就是江西省湖口县流泗镇优秀共产党员、乡村“土记者”殷美生。你可别小看了他。在他家,获奖证书、聘书堆成小山似的,有的作品还是国家级的新闻奖。他也曾连续三年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为全国“十佳”通讯员,同时还被浔阳晚报、农民日报和江西电台等新闻媒体聘为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  相似文献   
3.
史桂 《农家之友》2010,(15):29-30
美国《纽约时报》远东特约记者亚奔特和皮林汉丁考察中国后,1936年合著了《中国的命运》一书,其中专门有一章称赞中国的模范省——广西。国联远东调查团团长李顿赞道:“假如中国有两省这样干下去,日本就不敢侵略满洲了。”  相似文献   
4.
2009年11月23日,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在首届中国技术创业峰会上表示,科技创新成果在我国的转化不顺畅,企业家的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他强调:企业家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对此,本刊特约记者专门采访了柳传志。  相似文献   
5.
徐辉 《华商》2014,(12):29-31
一条“反传统”的路 2007年,两个“资深球迷”程杭和杨冰创立虎扑公司,准备要正式进军“体育媒体”时,是极不专业的——唯一的新闻采编“资质”,只有程杭曾帮《体坛周报》做过芝加哥特约记者,他之前的创业经历,也仅是创建了热门篮球论坛hoopCHINA。  相似文献   
6.
韦智 《广告导报》2007,(2):47-48
2006年11月23日《南方周末》发表了《狷狂的黄健翔》一文后,反响巨大,并引发强烈的社会争议。 首先,黄健翔在其博客上连续发表了《名“鸡”已经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照片贴出》、《很抱歉,我没能让你成为张钰》两篇檄文,且用词相当火爆。其次,《狷狂的黄健翔》的特约记者吴虹飞也在新浪开博与黄展开口水战。  相似文献   
7.
本期“报海观潮”,我们撷取4朵浪花。本刊特约记者晋雅芬采写的《创新管理思路推进报刊改革》,传达了3月26日至27日新闻出版总署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本刊记者邓应华采写的《认真落实全年重点工作和重点调研课固,传达了3月5日中国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的“专业工作委员会主任会议”的主要内容。中国报业协会印刷工作委员会顾问夏天俊撰写的《全国报纸总印量同比增长5.05%》,报告了2007年度全国报纸印刷情况的调查结果。本刊记者张晓燕采写的《预计2008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约为5440亿元》,报道了《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一书在京发布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受聘有感     
一大早,收发室的老袁送来一封沉甸甸的邮件,打开一看,才知道我被《贵州农村金融》聘为2007年度特约记者,看着金灿灿的聘书,我万分激动……  相似文献   
9.
郝菲 《活力》2004,(1):48-48
贾迈勒,一位伊拉克籍的新华社特约记者,在当地时间2003年3月20日凌晨5时30分(北京时问20日10时30分),向全世界发出“巴格达上空传来空袭警报”的快迅,使新华社以10秒种的优势领先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成为全球第一家播发伊拉克战争爆发消息的新闻机构。这位敏锐的新闻人因此获得了新  相似文献   
10.
《商界名家》2006,(8):63-66
本刊在2006年5月推出《徐工,一个行业的并购标本》报道后,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许多读者来信来电就徐工的被并购问题进行探讨。而徐工的被并购问题,也在其后因为三一重工的突然搅入,风向发生了变化。 三一为谁而来?凯雷有何阴谋?徐工何去何从?一切似乎都已明了,一切似乎什么都没有明了。且看本刊特约记者发回的追踪报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