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3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困境,根源于西方传统哲学的内在缺陷。由于希腊传统的哲学体系过于强调理性主义,认为人可以不受感性、偶然性的干扰甚至控制,由此在经济学中演化出理性利己“经济人”的边沁—斯密范式,把理性作为个人经济行为的绝对准则,使经济学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大大削弱。为解决哲学上的困境,胡塞尔对西方哲学进行了重新解构,将人性中非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的诉求融入理性主义的范畴之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作为现代经济学基础的边沁—斯密“利己主义”哲学体系,并在根本上改变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胡鋆 《时代经贸》2009,(10):249-249
胡塞尔从人的角度区分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并赋予了物的科学世界和人的生活世界以截然不同的意义。本文从生活世界理论的主要内容、胡塞尔原始生活世界和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意义三个方面论述胡塞尔生活世界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在胡塞尔那里,他的意向性理论首先是一种先验论,他正是在先验论的视野中看待艺术的,因此,他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一种类似于现象学直观的直观行为。马克思是从他是实践生成论的角度看待艺术的,所以马克思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于实践生成基础上人的本质力量的自身展现。  相似文献   
4.
日常生活是与每一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领域,是每一个人都以某种方式从事的旨在维持个体再生产的最基本的生存活动。20世纪初,日常生活成为众多哲学家的思考焦点,如:胡塞尔敏锐地感受到欧洲社会潜伏的危机,提出了"生活世界"的优先性;维特根斯坦看到日常语言是一切事物的根基,主张认识的进步必须依托在日常语言的基础之上;许茨把日常生活世界当成一个基础性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5.
自我学说可以说是胡塞尔晚期思想的一条主线,无论是他的"生活世界理论",还是"交互主体性"理论都是为了解决自我学说面临的唯我论倾向、自我与世界相脱离的困境而提出的相关理论。通过重构胡塞尔晚期的自我学说,意在说明自我学说在胡塞尔晚期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从客观上对胡塞尔晚期的自我学说进行评价,进一步阐明胡塞尔晚期自我学说的重要理论意义及其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张建飞 《金卡工程》2009,13(4):264-264
胡塞尔的现象学从对理解的方式、还原的过程以及逻辑重建的理性运动的阐释中,显示了它作为一种哲学体来所具有的普遍的方法论意义.特别是它从语义超越、思维定势和逻辑趋向的一致性上,展示了唯理主义哲学体系在方法论意义上的内容、特征和功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对于我们进行哲学现代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象学哲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运动,它对传统哲学的革命性变革体现在哲学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之中,不仅消解了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元分立,而且还提出一整套包括现象学还原等在内的独特的哲学研究方法,这对构建当代中国社会的哲学形态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目的在于超越传统西方哲学,为哲学寻求到一个根本的前提,从而也为走出时代的困境给予解答.但是受传统主体性哲学的羁绊,胡塞尔未能拉紧“生活世界”的“先验”和“经验”维度,理论本身具有不彻底性.通过引入“语用学”,哈贝马斯对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进行了改造,从而突破了胡塞尔的单主体性,进入到主体间性,“经验世界”和“先验世界”统一于主体间的话语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Erick Cohen的旅游体验现象学研究没有为现象学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一个坚实基础,后续学者的工作也同样不能令人满意.文章从胡塞尔的体验学说开始,延伸到现象学运动中其他重要人物对这一学说的发展,最后尝试勾勒出现象学体验学说对旅游体验研究的3个方面启示:(1)形成一个新的研究框架,即以焦点-边缘的视域结构为基础的生活世界;(2)推出一些新的研究命题,如对于旅游的意义的研究;(3)引入或创立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包括多模态方法和富文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哈贝马斯都曾探讨过"生活世界"的问题,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也不尽相同。海德格尔运用了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方法,致力于对"前理论"的生活世界的描述。胡塞尔则试图利用生活世界来拯救欧洲文化危机,并把生活世界当做为哲学寻找原始奠基点的途径。哈贝马斯把生活世界的概念引入了社会学层面,用交往理性替代了工具理性,以避免生活世界被社会系统所控制。他纠正了胡塞尔忽视语言交流对主体间性的意义的错误,还批评了海德格尔因为拒斥理性并且思想中有过多的审美性,而导致脱离现实社会政治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