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1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阳是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一,在武则天时期有着特别浓郁的政治色彩。武则天一生中有49年是在洛阳度过的,在称帝后的15年间就有13年是在洛阳。由于武则天特别钟情于洛阳,在她的经营下,洛阳不但与长安并为唐王朝的东、西二京,而且发展为仅次于长安的国际性大都市。繁华的都市推动着城市旅游的发展,尤其是武则天时期的洛阳都市旅游,其丰富多彩的节庆旅游、不同阶层的旅游主体、多种类型的旅游服务业等,在唐人好游之风的助推下,充分彰显出盛唐气象下都市旅游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2.
河南洛阳社保模式的实质是“五险合一”、“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它充分考虑到了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对社保的现实需求,较好地体现了社保模式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应,为中国社保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社保模式走渐进式的改革路线,注重建立统一社保模式,社保基金运营管理应引入公益信托机制以及注重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洛阳旅游业发展策略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由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给旅游业带来的影响广泛、深刻、持久。但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也给经济要素调整创造了时机,旅游业也可从相关宏观政策中受益,重新进行行业调整与升级。洛阳旅游业应该准确分析和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针对地方旅游业的发展问题,抓住地方经济的发展契机,调整旅游业发展策略,积极推动产业升级,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4.
孙鹏媛 《价值工程》2012,31(25):166-168
文章在研究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房地产市场整体发展形势的基础之上,立足洛阳,对洛阳市房地产市场近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霞 《特区经济》2012,(4):144-146
洛阳作为我国著名的国际性旅游城市,旅游业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各种旅游危机的频发,洛阳旅游业危机管理日显迫切。文章以旅游危机理论为指导,总结出洛阳旅游危机的五大类型,指出洛阳旅游危机具有的特殊性;并从外部和内部阐述了洛阳旅游危机产生的原因;最后在梳理洛阳旅游危机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危机预警和危机防范两方面提出洛阳旅游危机管理的具体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情况、主要服务水平与业务模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结果表明,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了本地农业产业化,顺应了大市场的需求;但也存在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融资渠道单一、政府和社会力量扶持缺乏针对性与持续性、组织生产模式需要转型升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良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洛阳“山水城市”建设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洛阳的自然地理环境、古代历史文化和古代城市园林建设以及当代城市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洛阳"山水城市"建设的优势条件和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8.
北魏西林(西游)园营造于洛阳宫城之内,改变了以 往皇家园林在宫外设置的传统,具有转折意义。但城市的兴废 使园林名称与沿革存在争议,位置的改变又使其景观营造与服 务功能较以往有所变化,故在此探究。园林名称上,该园属 “名异实同”的情况,西林园是正称,西游园是别称或临时称 谓。园林沿革上,该园建于北魏迁都洛阳时,在前代台殿、池 沼遗迹上营造而成。景观营造上,该园利用台观打破宫城空间 限制,并与宫殿、池沼组合形成优美景观,还开创性的融儒、 道、释三家观念于同一园林中。服务功能上,该园营造的目的 是游憩,但帝后在园中的施政行为又赋予其一定的政治功能, 巧妙的理水方式还使其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郑汴洛城市廊道的"走廊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首先对"走廊城市"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建设郑汴洛"走廊域市"的区域背景和可能性;其次对郑汴洛之间快速交通廊道的基础和未来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郑汴洛"走廊城市"建设的特色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了郑汴洛"走廊城市"核心城市和核心城市之间的功能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0.
陈植怀疑刘氏园之“刘给事”为北宋官员刘元瑜,但有学者提出异议。对此,先推勘刘氏园主应具备的条件;再从陈植论据的适用性、正确性以及史籍中刘元瑜的称谓等处辨证其观点的错误;最后从园林沿革以及园主称谓、居处等方面对刘氏园归属进行考证,认为“刘给事”应是宋初给事中刘载,李格非写就《洛阳名园记》时,刘氏园归刘载后人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