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18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汤平 《投资北京》2008,(10):80-81
随着奥运会的圆满闭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开始涌入北京.继续其在中国的奥运之旅,北京海洋馆也迎来了奥运后新的旅游高峰。  相似文献   
2.
<正>近20年来,江河筑坝等水利工程的修建阻断了鲟鱼的洄游通道,破坏了产卵场,加上渔业水域污染,使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有的种类濒临灭绝(例如中华鲟)。因此,鲟鱼的养殖与研究引起世  相似文献   
3.
佚名 《华商》2013,(2):80-80
“体温生存法则”认为,动物不论大小,都会选择适当的生存环境,体温与气温相差太大,生物就无法生存。企鹅生活在南极附近,中华鲟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如果将它们的生活地点对换,结果会怎样?除了逃离恐怕就只有死亡了,原因很简单:它们的皮肤和体温适应不了气温,在这种环境中也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来维持生存。  相似文献   
4.
2月2日,国家林业局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北京共同举行第十二个世界湿地日庆祝活动。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上海长江口中华鲟湿地自然保护区、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5.
<正> 为进一步保护和恢复中华鲟资源,3000尾体重一公斤左右的中华鲟幼鱼于11月10日上午在厦门九龙江口放归大海。这是迄今我国海域放流中华鲟数量最多的一次。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珍稀水生野生鱼类,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产卵洄游于长江干流。珠江、闽江也有分布。中华鲟有活化石之称,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是鱼类的共同祖先——古棘鱼的后裔。中华鲟在研究生物进化、地球变迁、经济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开发》2009,(9):30-30
世界上第一尾全人工繁殖中华鲟。10月4日,世界上第一尾全人工繁殖的“活化石”中华鲟中华鲟研究所三峡坝区基地顺利破壳而出。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中华鲟研究所本次共获得约2.8万枚中华鲟受精卵,初步估计,最终将有1.5万至2万尾中华鲟出苗。  相似文献   
7.
<正> 10月22日上午,中华鲟黄海放流活动在江苏省东台市隆重举行。本次活动共放流中华鲟300尾,系全国首次中华鲟海域放流。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专程前往参加了此次放流活动。 为了保护中华鲟,我国曾开展了一系列的繁育、养殖、放流活动。但人工培育的幼苗  相似文献   
8.
2006年5月20日,由农业部渔业局、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和三峡办水库司共同主办,长江水产研究所.荆州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水产管理办公室和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的主题为“珍爱国宝中华鲟,保护长江母亲河”的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在湖北荆州举行。这是20多年来,我国集中放流大规格珍稀濒危物种数量最多的一次,共向长江放流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中华鲟13,1万尾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10万尾。来自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小学生代表、自愿者及渔政人员参加了放流活动。放流现场还举行了中华鲟放流万人大签名活动。  相似文献   
9.
《渔业致富指南》2004,(11):12-12
4月22日,上万尾中华鲟在湖北武汉被投放长江,标志着农业部组织开展的“2004年长江珍稀水生动物增殖放流行动”正式启动。这项行动旨在保护长江渔业生态环境,增殖水生生物资源,巩固和扩大长江禁渔成效,唤起全社会“珍爱水中生灵,保护水域生态”的意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农业部部长杜青林以及国家有关部委、相关单位、武汉市和社会各界的代表数百人出席了放流活动。“2004年长江珍稀水生动物增殖放流行动”是新世纪以来在长江流域组织开展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增殖放流行动。期间,沿江十省市累计将向长江及主要湖泊投放长…  相似文献   
10.
一个占地8万平方米,总投资8844万元的长江口中华鲟研究保护基地定于年内开工。明年,去祖国第三大岛——崇明生态岛旅游的市民有望纵览世界现有27种鲟鳇类的“全家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