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4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3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1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纯 《北方经贸》2014,(8):221-221
放眼望去,现在中国大地的板块上,人流涌动最厉害的就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多年前谁都无法想象,历史的册页翻过的是这样的华章。人才的流动其实对社会的发展来说,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可是,人才的外流还有一个通俗的名字,它叫人才流失。多少的欠发达地区,就是这么年复一年的看着人才外流,以至于自己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进步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针对欠发达区域人才外流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
雷语新解     
马岩 《中国储运》2017,(2):106-106
前些天,某官员在一论坛上称,东北人才外流的原因是东北寒冷的气候环境,不仅南方人不愿意去,东北本地人也更愿意到南方去工作。众所周知,东北经济下滑是体制顽疾所导致,不进行体制改革东北就不会振兴。是他不知道东北的问题所在吗?背后恐怕还是受"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官场潜规则决定的吧。  相似文献   
3.
空壳村     
《农村工作通讯》2009,(23):54-54
空壳村是指那些正在走向消亡的村庄。它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经济衰落,新建住房很少,村容萧条,人口大量流失,人才外流严重,只剩老弱病残;(2)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道路坑洼,农田大量荒芜,垃圾遍地,树木被过度砍伐,生态遭到严重破坏;(3)基层政府权威尽失,陷入瘫痪,各种公共设施匮乏,集体欠债严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高校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对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创新建议: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2、采取措施,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3、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以保持高校人力资源稳定;4、摆正教学与科研的关系;5、是要突出创新精神;6、是要强化团队精神;7、优化配置教师队伍;8、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高度出发,全面规划和落实在职培训;9、营造尊重知识和尊重学者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设银行苏州分行一度发展缓慢,竞争力不强。队伍不稳,士气不高,人心不齐,多数人满足于小富即安,人才外流严重;管理粗放,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制度建设不全,案件频发,极大地影响了分行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6.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或者是企业方的原因,或者是员工方的原因,几乎每个企业都会遇到员工离职的处理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企业使出了各种招数,封堵日益剧烈的人才外流,如扣住房、扣档案、设置违约金等。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使离职员工和公司的关系迅速破裂,离职员工几乎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填表、  相似文献   
7.
有一句话是描述美国硅谷对中国科技人才的依赖程度:“在硅谷,没有美国人的公司并不稀奇,而没有中国人的公司却十分罕见。”这一方面说明中华民族是世界是最优秀的民族,中国人是最聪明的人,我国人力资源在世界上是有充分优势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科技人才存在着大量的外流。随着我国正式成为世贸成员国,经济全球化趋势将更加明显,我国的竞争核心,也将会从原来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而转换为技术和人才的竞争。科技人才外流,科技人才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瓶颈”。为了防止这一隐患的出现,就必须弄清引起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8.
40年人才外流,势头不减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印度优秀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大量流向西方,势头至今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从印度“硅谷”班加罗尔管理学院刚毕业的学生中,就有近1/4去了国外的公司。其中有4名被总部设在伦敦的一家公司录用,年薪约8万英镑。但对于整个印度,尤其对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国内的机会从未像现在这样诱人。在被印  相似文献   
9.
史志贵 《大众标准化》2004,(4):47-48,U00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间、企业间围绕高素质人才展开了多种形式的争夺战,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成为各国、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事项。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状况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建立人力资源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孔雀东南飞”的大背景下,西部地区人才外流一直是困扰区域发展的大问题。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经济竞争实质是科技的竞争,说到底便是人才的竞争。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吸引和凝聚人才是西部地区高新区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绵阳高新区在聚集人才资源并把它转化为人才资本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记者就此问题专程采访了中共绵阳市委常委、绵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林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