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90篇
工业经济   38篇
计划管理   231篇
经济学   149篇
综合类   82篇
运输经济   9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37篇
农业经济   486篇
经济概况   420篇
邮电经济   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家致富顾问》2021,(7):17-17
近年来,云南省元谋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部署,大力发展“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模式,通过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连续17年位居全州第一。“有水百花齐放,无水寸草不生”曾经是元谋的真实写照。为打破缺水瓶颈,元谋县投资30778.52万元,实施11.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改变了传统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实现了“管道供水、刷卡取水”。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8,(8):39-41
本文针对昆明理工大学调研员的部分调研资料对现行云南省农危房改造方案进行了介绍,以及结合装配式钢结构的相关技术和政策对云南省农危房改造进行了对比,发现在国家以及地方的政策下,农危房改造对农户提供了更好的住房保障,给农危房居住人员带来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并经过将装配式钢结构方案与已经大范围实行的砖混结构方案对比,发现将装配式钢结构运用到农危房改造中就目前调研结果而言无论是在政策上、经济上还是技术上都是一个更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工作》2006,(2):34-36
一、我区农牧民收入的几个特征 一是地域的不同.农牧民收入有所不同。从普遍来看.纯农区的农民收入比半农半牧区的农民收入高,半农半牧区农民收入比纯牧区牧民收入高。从地区来看.盟市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和自然条件好、农业基础设施好的地区农牧民收八比较高。二是同一地区由于经营规模不同,农牧民间的收入不同。三是引入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多的地区农牧民收入较高。  相似文献   
4.
5.
《浙江金融》2007,(12):64-64
2004年以来,农发行浙江省分行牢固树立"为农服务"的办行宗旨,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和业务范围拓展的政策机遇,转变经营理念,加大支农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取得了  相似文献   
6.
7.
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和完善我国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从2000年8月起,江苏省开展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深化改革的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合作经济》2005,(7):F004-F004
近几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农”工作。深化“四项改造”,大力实施“271”为农服务系统工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004年.全系统实现购进235.6亿元,销售202.2亿元.实现利润2.05亿元.上缴国家税费总额1.83亿元。  相似文献   
9.
沈俊 《浙江林业》2008,(12):44-44
拂面的微风里,雨落下,顺着眼睫,迷离了一切印象,牵挂的旧日时光又浮出了水面,荡漾开去,把我渐渐向过去推进……那时,还没有都市,没有灯红酒绿,有的只是一粒柳芽,一朵野花,一刻清静,那时连马路也没有,只有到处的山,左边是,右边也是。翠绿罗带的山,裸着脊梁的山,呼作玉女的山……一那时童年的故乡有很多高大的树,孩子们谁也不理会树有多么美,只常冒险爬上高枝掏鸟窝。  相似文献   
10.
阎连科二十年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题材主要表现为以耙耧山脉为主的农村农民和以农民军人为主的军营这两个世界,而对于疾病和死亡的描述则是阎连科小说的核心内容。当下性的缺乏、题材的偏狭、人物形象的深度和典型性的不足、对政治话题的过度颠覆乃至亵渎等局限则不同程度地削弱、束缚了阎连科的作品在当代文坛、当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