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1篇
经济概况   12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海上工笔画家胡炜,七十年代生人,年纪不大,画龄不小(四岁学画).而且还是一位博士画家,这在当今的画家当中,是为数不多的.胡炜的画展我参加过几次,感触是一次比一次强烈.首先我觉得胡炜是用"脑子"在画画,为什么说他用"脑子"在作画呢?因为现时画画这一行,实际上也是处于一种"大繁荣"的"无政府"状态,似乎是谁都可以拿起笔挥舞一下,据了解,仅在上海画家就有十万之众.  相似文献   
2.
照本雅明的说法,启动这历史记忆乃是为了“照亮此刻”,而郑向农先生则是启用现在的物景“照亮当下”。用色彩搅动着人的神经,竭力使用色彩,攻击视觉,力求色彩之间的平衡与和谐中的不和谐,从而给我们带来强烈的艺术冲击。这正如郑向农所说:“ 人生在世,受诸多因素的左右,很难赤条条于人面前。作画则不同,画为自娱,则可以把你的真实心灵全盘托出了。”  相似文献   
3.
严秋声 《中关村》2012,(7):102-105
作画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劳动,必须像"苦行僧"那样耐得住寂寞,必须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画家李桃修语  相似文献   
4.
<正>李老师三四年来在来料加工产业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是什么呢?目前来料加工种类繁多,真假难辨,问题只有两个:一是加工方不管质量要求,认为只要把活做完就可以拿到手工费;二是放活方根本就不回收,以欺骗手段获取他人钱财。而讲信誉的雨轩金丝沙画工作室以样板片为标准,加工者做完活之后自己就可衡量作品是否合格。李老师用四年  相似文献   
5.
你相信吗?用一些五谷杂粮作画能年赚几十万元。农民杨文学,几年来创造了这样一个由粮食引发的财富传奇。粮食宇画是一种以大米、小米、高粱、玉米、薏仁米、芝麻、谷子、油菜籽等以及红豆、黄豆、绿豆等五谷杂粮和豆类为主要原料纯手工制作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工艺品,其纯天然、绿色、环保无污染、品位高雅,立体、浮雕的效果极强,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独特的装饰效果。它品种多,有奥运吉祥物福娃、京剧脸谱、风景画、山水画、十二生肖、中国龙、毛泽东诗词等。成品精美绝伦,妙趣横生,渗透着浓郁的乡村民俗文化,令人们观赏后惊叹不已。经过处理达到  相似文献   
6.
兰世秋 《致富时代》2012,(12):46-47
2010年表弟刚刚大学毕业,因为工作没有落实正在山里游玩散心。他的家在山区,那里有漫山遍野的枫树林,每到深秋时节,层林尽染的枫叶,红遍一个又一个山头。来这里看红枫、赏秋色的游人络绎不绝。他漫无目地随着游人东逛西逛,这片枫林他每年都看,早就看腻了。这时,有一批游客正在下山,其中一个还在赞不绝口地说:"这么好的秋色真是赏心悦目,遗憾的是无法带回  相似文献   
7.
因女友对婚礼礼服百般挑剔,国画高手姜惊涛无奈之下,为女友手绘了一件旗袍。谁知。在婚宴现场.竟然赢来满堂喝彩。自此,手绘服装创业的念头就在将惊涛心中生根发芽。16年之后,他终于将这个昔日梦想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8.
刘阳 《市场周刊》2012,(5):52-59
三四月。春天里.南师大最美好的季节。阳光刺破南京漫长冬天遗留下来的最后一缕寒风。照在花草植被上,照在教学楼的玻璃窗上,撇下一片暖色的光。孔晓峰把双手插在裤袋里,穿过校园,偶有美院青春正好的学生欢笑着和他打招呼,他一一点头.旋即走向“原美楼”,留下一个高大略显寂寥的背影。  相似文献   
9.
贺兰山岩画     
穿行陡峭石山 从苏裕口森林的绿色长廊间飞驰而过,开始进入公路.没有任何遮挡物,四周一片寂静.乱石滩上出现双塔寺,飞驰而过后,离苏裕口公园的大门就不远了.10:30am,开始穿越贺兰山脉腹地,两侧石山陡峭地耸立着,大大小小九道弯,11:00am到达松涛山庄,饿得发慌,甩下车就奔山庄饭店而去.  相似文献   
10.
画家王海力外拙而内秀.低调,极少抛头露面,多数时间在勤勤恳恳作画。然而画家在自己的艺术中却张扬着一股力量,洋溢着火一样的激情。他的画作多次参展,获奖并被收藏。侃起他从艺35年的经历,他说:“从小酷爱,也付出了许多……从内,己选平,他们是优秀的。”文革十年后恢复高考的197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安美院油画系,成为王海力艺术人生的转折。他回忆起在学习期间,得益于名家的教诲,以及其他油画前辈的指导。总是感慨万分。他说:“吸收前辈的营养,并让它生长在自己身上。”似乎他身上总弥漫着前辈们生生不息的艺术创作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