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9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1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银银 《商》2014,(1):393-393
当今国际艺术多元化发展日益激烈,新表现主义中的抽象艺术已成为热门话题。由抽象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而引发在艺术界的种种可能,证明了抽象艺术在整个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同时也隐现了新表现主义中的艺术特质---艺术幻影。  相似文献   
2.
中国油画的民族化风格的创新和发展,必须将意象与具象艺术相互借鉴与融合,而且要融入本民族的审美特性.具象与意象油画是两种不同艺术风格的审美概念.具象与意象油画是两种不同艺术风格的审美概念.从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美学观念和哲学思想上来讲,具象和意象两种艺术语言分别反映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  相似文献   
3.
《艺术与投资》: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人生经历和从艺经历?陈源初:多年以来,我的生活变化很大。自幼在中国的乡镇中度过童年,在上海受教育,到内地工作。29岁移居美国,先后毕业于肯辛顿大学建筑系和纽约大学艺术学系。在国外已经生活了三十年。在很多国家中徘徊过。有时一天会到达几个国家,  相似文献   
4.
姜海洋 《走向世界》2013,(21):110-113
<正>通透、晶莹、纯净……这些似乎都是玻璃的代名词。而玻璃艺术和玻璃雕塑品,则是用玻璃这种通透材质为艺术形式,塑造成雕塑或二维艺术品。作为一种装饰和功能的载体,玻璃艺术从古至今便被广泛地发展和流传:从埃及起源到腓尼基人发明玻璃吹制法,后来以彩  相似文献   
5.
严歌苓的小说在叙述策略上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就是以抽象表达代替具象描绘,来调动读者的阅读主动性,取得独特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尚晓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赴澳洲进修与创作多年之后,辗转回到他的母校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并多次参与重要的雕塑展览。拥有科班出生的艺术家又兼具雕塑教师双重身份的尚晓风,对雕塑本体的探讨与雕塑传统的创新,别具使命感。他批判中国当代艺术的功利主义现象,标举艺术之形而上层面的精神价值,将为艺术而艺术作为自己创作的理念。旅居澳洲期间的抽象雕塑实验,引领尚晓风形塑时自我观看雕塑的不同视角。他跳脱视觉再  相似文献   
7.
中国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几百年历代王朝的更迭之后,到今天,走向一种对包罗万象和异彩纷呈的现实进行描绘的东方具象主义道路,尽管仍沉浸在对经典传统的回忆之中,受到欧洲重要的现实主义影响,但是从来未放弃对感情和内在的灵感的诉求。在维多利亚诺展览馆展出的《中国视觉一当代具象写实主义》通过11位中国当代具象艺术家的作品,向我们展示当代中国的一幅文化图像。这些文化图像,是丰富的学院经验和自身不断探索研究积累的成果。参展的艺术家创作的语境是更加广泛意义的“世界的具象现实主义”,他们作品中呈现的光线、人物肖像所处的特定情境、风景的氛围,通过精致的技巧达到色调和形式的平衡而得到诠释。  相似文献   
8.
具象表现绘画基本方法的理论构想是在法国孕育、萌芽并在中国进行实践研究的,学术基础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潮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胡塞尔现象学。以贾科梅蒂为代表的具象表现画家群体把自己的艺术实践理解为一种返回行动:返回纯粹视觉,并且通过架上绘画来向世人展示他们对事物存在的"真实"的视觉追问。这一理论研究对图像泛滥的中国当代艺术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张大平 《中国电子商务》2007,(2):I0021-I0021
年轻的根雕艺术家陆俊是黄山市根雕艺术圈公认的领军人物。一块朽木枯根到了他手里,几番审视之后便有成竹在胸,凝神运刀,恣意挥洒,作晶游走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形神兼备,流露着天趣、野趣、根趣、艺趣。  相似文献   
10.
艺术家们喜欢线,是因为线把生命最辉煌最美好的瞬间那样快捷、那样概括、那样灵便、那样富有意味地凝结在自己面前,会得到无可比拟的创造的畅快与喜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