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3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杨蕾 《魅力中国》2010,(8X):51-51
<正>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理念下要想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识到:只有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对历史课感兴趣,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  相似文献   
3.
覃静 《魅力中国》2010,(8X):79-80
<正>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历史情境,将历史"复原",使那些久远的、陌生的历史"重现"在学生面前,寓教于"情"于"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达到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发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觉悟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法制意识是每个中国公民需要具备的基本意识,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有严格全面的法律制度,讲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制就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需要遵循的规矩,是保证我们安定生活的有力手段。在我国,对公民的法制教育是一个重点,基本上每一个小孩都会从小就被灌输一些法制观念,法制教育会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之路,而比较系统全面的法律知识是在高中时期学习的,增强高中生的法制意识,是普法的必然要求,也是为了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尚平 《魅力中国》2013,(20):186-187
现在,初中学生对久远的历史很陌生,很多同学对历史课不感兴趣,再加上传统的历史教学以老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只注重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便厌恶了生硬刻板、枯燥乏味的历史课。老师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课,课堂就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老师和学生都苦不堪言。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历史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这是我们历史老师共同研究的课题,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一下我的粗浅认识。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亲近历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我在初一上历史课时,不是一拿到历史书就开始上课,我给学生讲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吸取营养,获得经验与启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把老人的经验传给儿童,若没有历史,老人也成了儿童。”  相似文献   
6.
艾米 《大经贸》2009,(7):96-96
要想准确理解《伪钞制造者》这部电影所要传达的意旨,有必要先听一下导演斯戴芬·卢佐维茨基是怎么说的:“我的电影不是一堂历史课,它反映的只是纳粹体系的一小部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集中营。我试图把重点放在世界性主题上。”他希望拍出的不是一部仅仅讲述二战纳粹德国的历史题材类影片,而是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对于抉择、生存和牺牲提出质疑与反省。他所达到的命题深度,已经超越了战争本身,也使得本片成为了2008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相似文献   
7.
马艺 《魅力中国》2011,(21):545-545
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各学科的进步,这也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大有益处。本文就学习历史兴趣方面的做法阐述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的能力,是历史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要使学生初步形成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的能力,应传授给学生系统、客观的历史知识,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具体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9.
王志学 《魅力中国》2013,(10):114-114
一节精彩的历史课.需要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正如一篇文章有了好的开头,必定能让读者兴趣盎然;一首乐曲有了好的-/f-~,必定能让听者陶醉其中;一部电视剧有了好的开头,必定能让观众期盼后情。所以,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0.
李玉霞 《魅力中国》2010,(25):247-247
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没让学生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在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在当今教学改革中,又出现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注重课堂的“活跃”场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