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21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29篇
经济学   42篇
综合类   20篇
贸易经济   33篇
农业经济   17篇
经济概况   1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本文采用经验模态方法对中国1953—2002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多尺度分析,并对不同尺度的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5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波动主要以60年尺度、17.5年尺度和趋势为主,近期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从不同尺度生产要素投入差异和区域差异的关系看,要素投入差异会引起区域差异,区域差异也会引起要素投入环境差异并引发要素投入差异的变化,在制定区域政策时应考虑区域差距波动的短期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门类繁多,但专门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尚停留在探索阶段。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模型,并选取定量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总指数法赋予权重,建立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以2003年我国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其结果与《2003年度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论文[1]的扩展。我在[1]中揭示了Gini系数(G)与收入分配并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对于每一个Gini系数值(0变异系数(CV_w)同样也是一个常被用来度量收入分配不均等性的“测度指数”。然而,变异系数与收入分配是否为“一对一”的对应,是有待证明的。  相似文献   
5.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经济理论和政策永恒的研究话题。经过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获得长足的发展。发展的背后是差距的拉大。这种拉大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效率为导向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同时,还是各种形式的机会不均导致的结果。这种拉大既体现在居民的收入分配上,还体现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上。抛却导致差距拉大的各种原因,这里从财政角度探讨  相似文献   
6.
选取泰尔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城乡收入比、城乡收入差4个指标变量反映收入差距水平,对三角地区16个地级市2005—2011年间城乡收入差距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窗内,城乡收入差距绝对值增大但相对值减小,反映出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率开始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泰尔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城乡收入比的变化趋势趋同,总体处于下降趋势,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有所改善。根据分析结果,最后给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测度中国省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平衡的影响因素:1989年至2008年间,中国省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断加剧,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II)增长了30%左右,泰尔指数(I)的增幅更是高达67%;人均GDP、国内资本存量、贸易开放度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等因素显著加剧了地区间不平衡,教育水平的提高则显著抑制了地区间不平衡的扩大;失业率和城市化水平也对地区间不平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平衡的影响作用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各个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越来越明显。江西省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大省,内部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影响着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江西鄱阳湖地区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其发展在江西绿色崛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鄱阳湖地区作为一个地域单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运用比较法,对比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用各市之间人均GDP的变异系数来衡量经济发展离散程度,结果表明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有进一步发展趋势,最后探讨了区域之间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一、地区差异的构成与分解目前学术界的许多1专家和学者开始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对地区差异的构成与原因进行分解,揭示了引起地区差异动的各种客观因素。其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一是采用费景汉等人提出的方法,对基尼系数进行分解;二是采用加权变异系数方法,对地区差异的产业或部门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