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门蓝印花布是荆楚民间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风格质朴、雅致,作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门蓝印花布,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无比深厚的艺术内涵和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通过对湖北天门蓝印花布纹样特征做出解析,旨在寻找适合当今社会生活下的天门蓝印花布发展的道路,同时有利于其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2.
搬走"铁交椅"、竞聘上岗、打造精英梯队等青年人才管理方法,为湖北天门农商行青年员工打造了一条"黄金跑道"2008年以来,湖北天门农商行新招员工183人,占在职员工的29%。为适应新银行机构发展需要,天门农商行积极推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队伍结构。特别是近年来,针对青年员工打造了一条"黄金跑道",建立了合理有效的人才管理模式。四项原则,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发展第一。天门农商行推行网点负责人长短期相结合的目标责任制,  相似文献   
3.
回望历史长河,古渝雄关几多风雨沉浮。眺望两江汇流,朝天古埠几度新颜绽放。若您来到重庆,不到朝天门码头看一看,就好象没有到过重庆。朝天门曾集大官场、大码头、大商场、大战场于一身。身处的朝天门码头是重庆小商品集散地,也是重庆最早的通商港口,历来为重庆对外开放的门户。《新巴渝十二景》之一的“朝天汇流”便是指这里。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天门市秋冬天渔业开发督导会议在帝苑酒店召开,会议总结了秋冬渔业开发工作,对下阶段开发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会前,市委副书记刘杰、副市长王志鹏亲自带领全市31个乡镇办场区的书记和  相似文献   
5.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门山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协调好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使天门山旅游环境和资源得以永久持续利用,避免掠夺和盲目开发,这是天门山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原则。基于这一基本原则,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营销策略应以4P为主。  相似文献   
6.
《上海企业》2012,(6):94-95
我们来盘点一下曾经在杜甫的诗中提到过的美景,看看今天的它们是否依然令人荡气回肠!代表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风景地:泰山杜甫一见泰山,便流连神往,写下了被后人推为绝唱的《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泰山望天门  相似文献   
7.
中心 《今日重庆》2008,(11):52-55
途经新华路。往日整条街两三层高的灰土墙瓦房被栋栋高楼大厦驱入记忆,往日凹凸不平的水泥路也被拓宽、铺上了平整的沥青。这条紧邻解放碑的背街已没有了当年摩肩接踵的拥挤和人声鼎沸的喧嚣。但在十字路口下段的朝天门却有了比当年新华路更繁华、容1万多工商户、年营业额达135亿元的服装大市场。从1984年新华路服装市场的兴起到1992年新华路服装市场整体搬迁到朝天门,有人在这里慢慢完成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8.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国际的,现代服装设计界切实地践行这一句话。天门蓝印花布有着朴素、雅致的格调,经过几百年的传承,蕴含着无比深厚的艺术内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去传承、去创新,让即将消亡的这一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获得新生,成为众多学者、文化人研究的重点。文章基于天门蓝印花布色彩、纹样、表现手法三大元素,用创新的发散思维方式,将其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旨在将民间的、传统的手工艺术与流行的、现代的服装设计相结合,寻找出传统手工艺术创新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高登 《现代商贸工业》2014,26(21):47-48
随着"十八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各级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加重视。分析了天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目前影响天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加大产业资金支持力度、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完善服务平台建设等建议,为天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壮美河山的精品力作,在我国古代山水风景诗中异军突起,境界独辟,有的明丽清新,有的气势恢宏,有的奔放开阔.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为我国古代山水风景诗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