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2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名 《中关村》2005,(12):50-52
2005年11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电子支付与中国经济》研究报告称,现有21亿元信用卡透支余额中,一半以上属于1995年以前形成的恶意透支,相当一部分发卡银行的恶意透支比例已经达到90%。该报告是社科院与央行、工行历时3个月的研究后得出的。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表示,这是国内首份专门围绕电子支付与中国经济关系进行阐述、分析和探讨的研究报告。社科院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信用卡产业与西方主要差距突出表现为持卡规模小、信用卡使用率低,尤其是善意透支极少。有识之士指出,正在兴起的信用卡消费带来新的财富错觉,在不…  相似文献   
2.
信用卡恶意透支是令银行业头疼的顽疾,主要存在频繁透支、骗领信用卡透支、相互勾结透支、诈骗型透支等四种形式。导致信用卡透支防不胜防的主要原因有相关法律法规和信用体系滞后、领卡审核不严、担保措施不力、催收欠款不力及信用卡网络发展滞后等。针时上述原因,应相应的采取加快完善信用卡法制环境、建立全国性个人信用体系、严格资信审查、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完善担保制度、加大催收欠款和打击恶意透支的力度等防范措施,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  相似文献   
3.
“两高”发布司法解释,信用卡“恶意透支”可追究刑责。本来这样的司法解释应该是完善法律的好事。但却激发了公众的强烈不公平感。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只强调了持卡人的法律责任,而忽视了发卡人即银行的责任。对“恶意透支”者当然需要打击,  相似文献   
4.
迟庆娟 《中国外资》2011,(16):200-200
<正>信用卡的使用,有赖于社会诚信系统的成熟及金融系统业务的完善。现实生活中,不少持卡人并不完全了解信用卡的使用规范及非法使用信用卡的法律后果,因一时贪图小利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当前,在国务院起  相似文献   
5.
信用卡套现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信用卡发卡量的快速增加,出现的各类问题也逐渐增多,而愈演愈烈的信用卡套现行为,成为信用卡坏账风险的重要源头,受到了监管部门在内各方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对信用卡套现的治理及防范,应从信用卡发卡、收单及银行信贷业务本身着手,而非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孙玉仁 《商场现代化》2007,(21):270-272
恶意透支诈骗犯罪已经成为信用卡业务面对的一种严重风险,而且作为信用卡犯罪的一种,其特征相对其他信用卡犯罪有特殊之处,准确界定和理解恶意透支,对司法实践和犯罪构成理论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围绕恶意透支本身及其犯罪构成要件中的一些问题做了探讨,并为完善立法提出了建议,以求共识。  相似文献   
7.
信用卡诈骗罪是以信用卡作为犯罪工具,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诈骗犯罪,信用卡诈骗罪已成为严重的金融犯罪之一。本文主要从信用卡诈骗罪的定义着手,分析信用卡诈骗罪的特征并根据理论与实践的具体情况对立法完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量遗失、被盗身份证及其他个人信息正通过网络进行非法交易,并被用于开办银行卡,掩护诈骗、洗钱活动。利用二代身份证遗失后无法注销、无密码的"先天缺陷",买卖身份证及个人信息,冒用他人身份证在银行开户办卡,成为恶意透支、盗刷套现和诈骗、洗钱等财产性犯罪的辅助工具,从而引发更大的社会危害结果。网络公开出售身份证等个人信息,买卖已成产业链身份证及公民个人信息都是我国公  相似文献   
9.
完善信用卡透支监管一要及时通知。在客户出现大额或经常性大额透支时,应指定专人及时与客户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及时发出透支款催交通知书,既可防止延误归还透支款,也可在发生纠纷时作为银行方面的证据。二要建立透支监控机制。将随机监控与重点  相似文献   
10.
朱凌去 《当代经济》2007,(6S):102-104
信用卡恶意透支是令银行业头疼的顽疾,主要存在频繁透支、骗领信用卡透支、相互勾结透支、诈骗型透支等四种形式。导致信用卡透支防不胜防的主要原因有相关法律法规和信用体系滞后、领卡审核不严、担保措施不力、催收欠款不力及信用卡网络发展滞后等。针对上述原因,应相应的采取加快完善信用卡法制环境、建立全国性个人信用体系、严格资信审查、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完善担保制度、加大催收欠款和打击恶意透支的力度等防范措施,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