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0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23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16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20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俊生  方兆本 《价值工程》2004,23(12):58-62
本文分析目前主要的间接融资渠道(银行信贷),通过分别考虑风险和信息成本来研究银行惜贷问题,指出通过风险溢价和政府补贴的方式来促进银行扩大放贷,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局限性.通过对信用担保体制的机理信息经济学分析及其功能分析,说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行为金融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门金融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其主要理论有价值函数、过度交易和交易不足、羊群效应等。本文利用行为金融学解释了我国银行贷款存在的集中现象和“惜贷”行为。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惜贷”现象,本文从分析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的形成机制入手,用博弈论的原理解释了银行“惜贷”现象出现的原因,认为只有将商业银行的风险厌恶行为与信贷市场中存在的严重信息不对称相结合才能完全解释“惜贷”现象。  相似文献   
4.
《南方金融》2002,(12):13-15
本文从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激励与约束的权衡理论出发,分析了激励约束非均衡的种种表现以及代表人的行为选择问题。并据此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揽存和惜贷行为,以及由此导致的信贷资金体内循环、资金运用结构性失调等问题。最后,从商业银行微观激励机制、技术指标以及宏观政策层面,提出若干解决此类行为偏差的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一、社区金融民主评议制度产生的背景 (一)我国中小企业和个体经济的信用缺失,基层信用体系的不完善。是银行“惜贷”的根本原因 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信用体系。法制的不健全与体制改革的滞后,让各种不规范的行为没有得到很好的约束,表现为信用意识淡薄,偷税漏税、商业欺诈现象严重,债权人利益得不到保护等。再加上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自身抗风险的能力较弱,银行出于对贷款安全的考虑,通过收缩贷款决策权限,强调贷款担保条件,上浮贷款利率和控制贷款期限,将大量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6.
自从达尔文革命以来,生物学家已经知道物种不是以事先计划好的形式创造出来的,而是进化来的。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偶然的"基因突变"往往能使一部分物种适应环境的要求存活下来,延续自己的生命,并成为自然界的强者。研究人员发现,优秀企业适应环境的过程与生物进化的过程惊人地相似。从企业"进化"的角度来看,2014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年份。这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目益重要,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获得商业银行贷款方面,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改善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问题,从银行和企业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银企关系恶化,进而信贷紧缩成了一种相当普遍的金融现象。在当前通货紧缩的背景之下,持续的银企信用危机、信贷紧缩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必须高度重视、予以化解。应用信息经济学的一个分析模型——旧车市场来探讨银企关系恶化、信贷紧缩的成因和特点,并进而提出了改善当前银企关系、减缓信贷紧缩的可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违规“揽存”与“惜贷”行为并存,致使信贷资金运行机制发生梗阻,扩大内需的货币政策意图无法得到有效贯彻,给商业银行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本针对商业银行违规“揽存”和“惜贷”的相悖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洋 《金融博览》2012,(17):46-47
对于地方的新的大规模投资计划.老生常谈,难辨真假。其中既有换届期稳增长的借口.也有对换届后新一届政府继续扩张开启新一轮地方竞争的期望。我们一直强调走老路的约束和代价.通胀、资产泡沫,财政风险的隐患.其首先体现在能否有资金支持,从目前的银行惜贷来看不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