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126篇
工业经济   67篇
计划管理   88篇
经济学   183篇
综合类   90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63篇
农业经济   15篇
经济概况   1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软包装挤出复合设备李学成随着人们对食品、药品更高的质量要求。作为食品、药品重要包装材料之一的复合软包装制品的质量要求也随着逐步提高。目前,国内作为复合软包装的复合工艺多数采用干式复合。这是因为:1、干式复合的设备造价较便宜;2、目前干式复合比挤出复合...  相似文献   
2.
利用工业中26个行业2001-2004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工业经济中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投资的关系,结果发现,在这26个行业中,有的行业因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挤入了国内投资,而有的行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挤出了国内投资: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通过模型检验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挤入或挤出国内投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行业的竞争性和劳动密集性是影响其关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挤出涂布复合工艺及挤出复合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挤出涂布复合工艺是使用一台挤出机把热塑性的塑料用 T型口模流涎在被复合的纸、铝箔、塑料基材薄膜上或者以挤出的树脂为中间粘结剂,趁热把其它二种薄膜基材压贴在一起组成“三明治”结构的生产工艺叫挤出复合工艺。   挤出复合工艺与干式复合工艺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一 )使用的基材面比干式复合狭窄,必须一种是热塑性塑料,被复合的基材可以是纸、织物、无纺布、编织袋、铝箔及塑料薄膜等; (二 )为了提高挤出复合的牢度,在塑料薄膜的挤复时,薄膜表面应电晕处理并涂布锚涂剂 (Anchor Coating agent),锚涂剂的涂布量仅是干式…  相似文献   
4.
1997年10月,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受其影响,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出口急剧减少。为了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我国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通过增力。政府支出,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积极财政政策的使用到今年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应该淡出争论比较大。对于积极财政政策有利的一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分歧。对影响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的因素,学术界争论比较大,人们通常从债务负担和挤  相似文献   
5.
6.
随着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我国国债规模是过大还是尚存在发行规模空间存在较大争论.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80年代以来国债发行的规模效应来检验我国国债是否适度,结果证明我国国债发行未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也没有挤出民间资本,它促进了经济增长.这为我国未来的国债政策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债挤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行国债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债对民间投资是否存在挤出作用成为了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投资主体投资份额、总量的相关分析以及国债投资方向的聚类分析,认为现阶段由于国债投资方向与宏观经济环境的原因,国债发行对民间投资挤出作用较小,带动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8.
陈燕宁 《商业会计》2021,(14):58-62
文章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公司2019年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评估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政策效应,进而探讨税收优惠对不同特征和异质环境下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效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研发税收优惠倾向流入国有企业,小规模、研发基础好及成立时间长的企业,东部地区和信息技术及制造业企业获得税收优惠的倾向更大;在现有的分配倾向下,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强度产生显著的激励效应,具有“挤入效应”。而且,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小规模企业与大规模企业相比,东部企业与中、西部企业相比,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该“挤入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FDI对中国国内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在开放条件下,FDI会对东道国国内投资产生强有力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FDI对东道国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或者挤入效应。本文对1987—2001年FDI对中国国内投资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最近的15年间,FDI对国内投资总体上存在显著的挤入效应;对大多数省份的投资也存在挤入效应,但在东部沿海省份挤出效应和中性效应则占一定的主导地位;FDI对不同地区投资的影响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呈现出由东向西渐次减弱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公债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一个经济社会私人投资的增加能够带来国民收入多倍的增加,这就是乘数原理。投资乘数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经济中投资增加后,由于总需求增加会导致产出量的增加,但这种增加可以引起连锁反应:收入的增加又会引起消费的增加,从而进一步增加需求,以至于最终将会使得总收入成倍增加,用简单的数学符号表示为:i↑→AD↑→y↑→C↑→AD1↑→y1↑,即乘数和加速数共同作用。总之,乘数理论揭示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某一部门支出(需求)的增加不仅会使该部门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