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日本民众对自己的经济增长、政治僵局以及人口变化感到不满,这种挫折感往往会发泄到中国身上。几乎在所有的国际民调中,在和平以及为世界和平及稳定所作的贡献方面,日本的排名都很高。换言之,在许多国家民众眼  相似文献   
2.
《中外企业文化》2006,(5):96-96
每个人的心底或多或少地都会有挫折感与自卑感,特别是保险从业人员,当他们屡屡遭受拒绝的时候,挫折感与自卑感比往常来得更加强烈。快做以下的测试吧,如果真的有这种挫折感与自卑感,那么要尽快地找到解决的途径,让自己尽快恢复自信。[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学生挫折心理体验问卷"对福州市属高职高专850名大学生进行团体问卷调查,以了解福州市属高职高专贫困大学生的挫折心理现况,并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探讨增强高职高专贫困生耐挫能力的"心理扶贫"对策.调查结果:(1)福州市属高职高专贫困生与高职高专普通大学生在总体挫折心理体验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个别具体挫折心理因子上贫困生的体验显著高于非贫困生;(2)女贫困生在在个别具体挫折心理因子上的挫折感显著高于男贫困生;(3)来自农村的贫困生在个别具体挫折心理因子上的挫折感显著高于城市贫困生;(4)独生子女贫困生与非独生子女贫困生在个别具体挫折心理因子上存在不同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彭树杭  陈瑶  程刚  周荡荡 《价值工程》2011,30(2):265-266
通过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南通部分地区90后青年的挫折感的成因、他们所采取的应对方式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了解当下90一代的挫折感教育现况,并探求改进方案,帮助广大90后青年提高应挫能力以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使他们能更加全面、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朱敏 《中国经贸》2013,(17):28-28
经济转型,应该转到哪里去?我的理解是,转到让人们不光“吃得饱”、还要”睡得香”。芸芸“饱食者”之中,有几个人敢说,自己睡得香,晚上还能美梦连连? “睡不香”还算好的,“睡不着”就更麻烦了。现在,中国不在少数的企业家都属于“睡不着”这个状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的《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家有时出现或经常”烦躁易怒”的占70.5%,”疲惫不堪”的占62.7%,”心情沮丧”的占37.6%,“疑虑重重”的占33.1%,”挫折感强”的占28.6%,“悲观失望”的占16.5%……  相似文献   
6.
王威 《民营科技》2010,(10):35-35
心理健康被视为当今人才的一条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了培养新一代的复合型人才,结合实际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培养当代大学生们战胜挫折的勇敢精神和坚韧性格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也是使高校进一步发展,造就出更加优秀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苟萍  谢华  刘跃军 《商场现代化》2008,(14):292-293
员工职业挫折感的预防和调适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员工职业挫折感产生有工作情境、个人主观心理状态和组织管理三方面的因素;通过心理干预性预防措施及调适指导,可以有效降低员工职业挫折感的负面影响,促进工作绩效提高。  相似文献   
8.
导致教师心理挫折的因素包括来自外部环境的人际关系、工作和生活环境等五个方面和来自教师自身容忍力、价值观和生理因素的八个方面。教师在主观上应从自身修养、身体素质等方面预防或消除心理挫折;学校领导要积极帮助教师预防心理挫折或消除挫折感。  相似文献   
9.
佚名  陆平 《新智慧》2005,(12):24-25
职业倦怠(Professional Fatigue,或Burnout Syndrome)是西方国家在20多年前就已开始研究的一个课题。学者在研究一些每天和很多人打交道、工作内容相对变化较少的职业,如:护士、教师、警察中出现的职业倦怠现象时,将其分为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情绪衰竭,也就是感觉自己的情绪资源已经耗尽,丧失了对工作的热情,同时伴有挫折感、紧张感,根本无心处理手中的工作;第二个维度是玩世不恭,对工作得过且过,对同事、公司的事情以及客户刻意保持距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西部财会》2005,(3):63-63
长期以来,“每天睡眠8小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然而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生活中的成就感或挫折感对人的睡眠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有成就感的人,心情舒畅,虽有应酬减少了睡眠时间,但是他们入睡快,睡眠质量好,因而精力旺盛;相反,有挫折感的人,心事重重,待在床上的时间长,真正睡得很熟的时间短,自然会有疲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