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的历史起点,所开启的中华复兴之路到今天还没有走完。应该说,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近代启示录。第一个启示就是以政治创新为先导。辛亥革命没有讨好当时十分流行的"盲目排外"情绪,倡导"脱胎换骨"的国体革命。中国正是从辛亥革命这样  相似文献   
2.
《WTO经济导刊》2014,(9):10-10
8月1i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日前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对部分外资企业进行了反垄断调查,依法对涉嫌垄断行为开展调查是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内容。查处垄断行为是国际通行做法。回顾《反垄断法》实施六年来的情况,接受反垄断调查的企业既有本国企业,也有外国企业,在《反垄断法》面前,所有企业一律平等,不存在“排外”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刘敏  包智明 《开放时代》2020,(2):206-223
近年来,随着移民问题的凸显,针对外国移民的排外暴力成为全球化时代族群关系的一种新形式。本文运用和拓展公民身份理论,对南非的排外暴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作为南非二元身份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籍黑工"这一带有歧视性的身份名词,是种族隔离时期白人政权对外籍黑人移民进行限制与排斥所衍生的社会结果。在后种族隔离时代,公民身份制度在整合南非黑白种族关系的同时,却也固化了本国民众与外籍黑工之间的关系不平等,对外籍黑工形成了身份区隔和社会排斥,进而演化成为底层民众针对外籍黑工的大规模排外暴力冲突。在南非西开普省的马普社区,社区公共论坛为底层民众与外籍黑工提供了一个对话协商的群际接触平台,推动了公民身份制度变迁,促进了排外暴力问题的化解和外籍黑工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4.
从地缘政治角度以及俄罗斯社会的历史发展来看,俄罗斯社会对外来移民存在强烈的排外心理。在近邻国家移民中,高加索地区移民受俄罗斯社会排斥感较强;在远邻国家移民中,中国劳动移民受俄罗斯社会排斥感较强。这一趋势体现在中央、地区权力机构乃至地区居民对中国劳动移民的态度评价上。在外来移民与俄罗斯社会的文化融合过程中,对外来移民的进入俄罗斯社会存在行政制度性壁垒以及社会心理障碍,其中,中国劳动移民与当地社会的文化融合度较低。随着中俄两国间文化交流的深化以及俄罗斯公民社会的不断完善,俄罗斯社会对中国劳动移民评价趋于改善,排外心理渐弱。从不同时期社会调查比较结果来看,俄罗斯社会对中国劳动移民的正面评价趋向上升。从不同地区的社会调查结果比较来看,远东地区比莫斯科地区对中国劳动移民的肯定评价更高。  相似文献   
5.
张元济与近代基督教——以《外交报》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排外”的思想是近代中国有西方教育背景或者说有世界视野的知识分子,针对义和团以来盲目排外的做法,而提出的一种外交策略。张元济参与发起创办的《外交报》力主这一观点,但是仔细分析,张元济的这一思想又有其独特性,与近现代之交的视野开阔、大刀阔斧的文化激进派相比,稍嫌保守;与近代自改革时期的拘守一隅、盲目排外的文化保守派相比,又觉超拔。说它带有实用主义的色彩,更主要是因为它是建立在文化本位主义基础之上的,它的历史价值似乎也应该体现在这里。张元济这一思想的独特性在对待近代基督教问题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侯宁 《大经贸》2006,(11):27
10月13日,网友“安文河”在佛山C2000论坛发表了原创帖《佛山人盲目排外是心虚的表现》,称“佛山人的排外情绪表现得比较隐秘,全国的排外之最除了北京、上海,恐怕就数佛山,且‘实质上一点也不亚于京、沪等国际化大都市——尽管佛山目前连大都市这个词都不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