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1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8篇
财政金融   3854篇
工业经济   1328篇
计划管理   5109篇
经济学   2490篇
综合类   992篇
运输经济   291篇
旅游经济   60篇
贸易经济   3645篇
农业经济   824篇
经济概况   2633篇
信息产业经济   82篇
邮电经济   115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295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372篇
  2015年   649篇
  2014年   1609篇
  2013年   1350篇
  2012年   1687篇
  2011年   1888篇
  2010年   1706篇
  2009年   1716篇
  2008年   1917篇
  2007年   1566篇
  2006年   1352篇
  2005年   1474篇
  2004年   678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部于2012年11月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并要求各单位于2014年1月起实行。规范颁布的核心是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建设、强化风险应对机制建设。但是,此规范对比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仍然差距较大。文章通过借鉴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基础上,对事业单位内控工作进行创新改进,为相关单位提供实际工作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多,这就要求企业要加强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需围绕企业价值提升,拓展其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其职能。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已经进入了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试点和加速阶段。国企混改主要有引进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整体上市三种典型模式。2013年至今,随着国企混改的不断推进,不同混改模式对公司的治理渐受重视。文章从国企混改模式的视角出发,以2013年年初至2015年年末成功完成一种或多种混改模式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观察样本,聚焦不同混改模式对2016—2018年公司治理差异。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三种典型模式下,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混改模式对公司的治理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5.
随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为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高校正在积极探索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和优化,以逐渐解决不同程度存在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与中长期规划脱节、权重失衡、可比性差、评价标准和方法单一等现实问题.文章组合运用AHP法、BSC法等研究方法,从指标设置依据、指标权重、利益相关者类型、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构建系统科学、可比易操作的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6.
7.
8.
9.
孙喜  毕亚雷 《开放导报》2021,(3):95-104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和公共研发体系在应对当前国际竞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暴露出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创新链过度分工问题,使各创新主体脱节.定位于工业研究院的新型科研机构,在创新组织和成果转化中正在逐渐显露出独特的优势,成为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的重要突破口.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科学技术为枢纽、以产业协同为触媒的"渡船模式",通过协同创新克服科研与产业之间的缺失环节,成为贯通创新链、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并购评价中的财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 《财会月刊》2006,(7):41-42
本文以哈佛商学院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为依托,论述了企业并购评价中所涉及的财务分析,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并购行为提供了一个框架。同时,本文还指明了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这为信息使用者进一步正确认识企业的并购行为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