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4篇
财政金融   316篇
工业经济   89篇
计划管理   970篇
经济学   956篇
综合类   702篇
运输经济   23篇
旅游经济   23篇
贸易经济   1200篇
农业经济   107篇
经济概况   105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7篇
邮电经济   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446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师》2019,(9)
官德良则民风淳,官德败则民风衰,加强官德建设势在必行。伦理教育是官德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打造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及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官德伦理教育在思想认识、教育体系、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为取得官德教育的实效性,文章从思想原则、教育主体、教育方式方法、社会道德伦理氛围的营造、领导者的自修自重和人事监督考核奖惩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协同推动,以期打造官场政治生态的清明。  相似文献   
2.
3.
“方正”电脑品牌给人的印象就是“方方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作为一个靠产品说话的公司,方正科技却在7月12日耍起了“花枪”,宣布与戛纳一举成名的电影《十面埋伏》合作。  相似文献   
4.
周益民 《黑河学刊》2005,(4):105-106
图书资料员职业道德规范在国外常常被称为图书资料员伦理规范,它是图书资料员为圆满完成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基于图书资料员的自觉意志,向社会公示的集团性职业伦理、专业素养与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5.
2004年,云南大范围、大力度、高起点、市场化推进化体制改革,加快化产业发展,化领域呈现出精品迭出、大奖不断、商演火爆、收益丰厚的良好局面,被我国化界称为“云南现象”。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繁荣’2004——云南艺甲申年纪实》就全面分析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6.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新中国民航成立55周年、“两航”起义55周年,由民航总局主办、总局空管局承办了“全国民航空管系统文艺汇演”。通过此次文艺汇演实现了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培养出一支文艺骨干,总结出一套活动经验的目的,为塑造空管行业文化,树立空管系统良好形象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8.
可持续发展伦理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更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责任以及对人类行为的道德规范进行研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其他各种社会力量的协调配合之外,还需要精神文明的支持和推动,尤其需要有新的道德观即生态伦理观来支持,对于解决人类的困境和危机,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银行经济行为选择中的伦理缺失带给人们极大的现实困惑。斯密难题并不昭示某种矛盾,斯密认为经济人和道德人是内在的统一的。基于此的理性分析表明银行兼具营利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与支持,必然要寻求经济目标与伦理价值取向的统一,实现伦理经营。  相似文献   
10.
1978年以来中国如火如荼地进行"渐进式"改革,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八闽大地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由于西方各种思想冲击,以及改革中爆发出来各种社会问题的制约,使得受独特的海洋文化以及儒家思想双重影响形成的闽商商人伦理被人们所忽视,从而导致闽商发展的畏葸不前。因此,本文站在商法对于中国社会转型进行法律回应的角度,再度梳理和挖掘被隐没的闽商商人伦理,并论证其在社会转型期其重塑的意义,力求为闽商能在继承传统伦理的基础上获得新的飞跃,展现出与时俱进的崭新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