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78篇
工业经济   69篇
计划管理   437篇
经济学   135篇
综合类   72篇
运输经济   1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20篇
农业经济   22篇
经济概况   148篇
邮电经济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证监会的各项处罚性监管措施不同,交易所发出的问询函属于非处罚性监管,以问询的性质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其信息披露.本文以2014—2017年5年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实证检验了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缩小样本,以收到问询函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司当年收到问询函的数量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收到的问询函越多,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  相似文献   
2.
在效益比较稳定、用工相对规范的企业。人才派遣制度能够有效帮助农民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杜军 《浙江金融》2002,(6):17-17
在银行信贷业务的实际操作中,当借款人逾期不能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及相关费用时,由政府部门出具、承诺承担还款责任的函,被称为政府承诺函.政府之所以出具政府承诺函,是因为贷款项目与其具有某种特定的联系,在一般情况下,借款人是由其出资组建的承担公益或公用事业的法人.政府所出具的承诺函.从法律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承诺函的性质,主要有这样的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将政府的承诺函视为是政府提供的一种保证,在性质上属于担保法律关系,由担保法加以调整.第二种观点认为政府承诺函在性质上应当属于债务承担.  相似文献   
4.
5.
人才派遣作为一种新兴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人才市场化的产物,在国内呈现迅猛发展和专业化的趋势。本文从人才派遣不同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划分、派遣中出现的信任危机以及人才派遣中信任体系的建立几方面讨论了人才派遣中信任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人才派遣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派遣是一种全新的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方式,它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供了舞台。文章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分析了人才派遣的特点、运作机理;提出了在人才派遣方式下的四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式;并就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上市公司公告年报后,交易所会组织专业人员对年报进行审核,并针对可能的疑问向上市公司发放年报问询函,要求公司回复并公开披露。基于这一制度背景,以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2014年至2017年间年报被问询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当年度年报被交易所问询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程度更高、盈余质量更差,表明交易所在年报审核中是有的放矢的,关注到此类盈余质量更差的公司;同时发现,国有控股公司被问询的可能性低于非国有控股公司,表明交易所在年报问询中可能存在偏倚现象;进一步检验发现在年报被问询后,公司次年的盈余管理程度依然较高,盈余质量并未得到改善,年报问询这一非处罚性监管措施在改善盈余质量方面的监管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8.
9.
在劳动力派遣中,被派遣劳动者较大的流动性将会给要派机构带来商业秘密流失方面的隐患.本文通过对劳动力派遣这一特殊用人方式的分析,提出了劳动力派遣中要派机构在保护商业秘密方面可以适用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吴斌 《中国就业》2006,(8):15-17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决定,积极构建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就业体系,近年来,巴中市紧紧围绕经济发达城市和沿海地区普遍出现的“民工荒”、“抢工潮”的新形势,充分抓住省外大企业在该市大量招收务工人员的机会,积极探索把劳务人员的劳务关系留在当地,把就业推向外地,把社会保险带回市内的新办法,推出了“劳务订单-培训就业-维权保障”一体化的劳务派遣新模式。截止5月底,共向市内、省外派遣务工人员达2861人,用工企业达15家。实现了农民增收、社保增费、就业部门增效的多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