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66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财政金融   3094篇
工业经济   2138篇
计划管理   8383篇
经济学   6003篇
综合类   2000篇
运输经济   373篇
旅游经济   90篇
贸易经济   6488篇
农业经济   1494篇
经济概况   455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30篇
邮电经济   655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426篇
  2022年   426篇
  2021年   519篇
  2020年   532篇
  2019年   614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607篇
  2016年   803篇
  2015年   1235篇
  2014年   2657篇
  2013年   2216篇
  2012年   2339篇
  2011年   2697篇
  2010年   2774篇
  2009年   2503篇
  2008年   2500篇
  2007年   2192篇
  2006年   1959篇
  2005年   1918篇
  2004年   1231篇
  2003年   1237篇
  2002年   827篇
  2001年   881篇
  2000年   989篇
  1999年   443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转移是将社会科技资源转化为实体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渠道不畅、技术转移绩效不高、大学科技成果成功产业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凸显。基于现实需求和研究缺口,构建组织模块化对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收集我国38所研究型大学样本数据,采用SPSS24.0和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路径分析,论证和检验组织模块化对于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组织模块化对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在组织模块化与技术转移绩效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知识共享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模块化独立性、响应性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上,其对组织模块分工性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2018年3月15日至3月21日,根据保监会的统一部署,在上海保监局的领导下,在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和市保险学会的精心组织下,沪上各保险机构踊跃参与一年一度的3·15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周活动,践行“品质时代,诚信保险”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4.
5.
6.
"美好生活""高质量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概念,也是蕴涵着美好之意的美学概念。本文论述国民提高美学素质的重要性,并就新时代发展美学的组成部分进行了探讨,认为大致包括: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的经济美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生态美学,以构筑中国精神为内核的文化美学,以和谐社会为追求的社会美学,以风清气正为导向的政治美学。  相似文献   
7.
滴滴推出老年人一键叫车小程序;百度上线"百度大字版App";首汽约车则在北京率先试用首个专为老年人出行设计的网约车"助老模式"产品. 近年来,似乎所有的互联网平台都在争夺年轻人,仿佛得到年轻用户的青睐就掌握了互联网的未来.但对于关注老年市场的人来说,或许并非如此.事实上,在众多平台都在争夺年轻人的同时,一些平台早已把目光投向老年人群体.近日,多家互联网巨头再一次主动出击老年人市场.  相似文献   
8.
基于嵌入性视角,分别引入知识转移、合作模式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深入探究关系质量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的内在机理。利用277份来自全国多地的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企业调查问卷,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型和社会型关系质量均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社会型关系质量通过元素知识和架构知识转移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在契约治理模式下,经济型关系质量更倾向于通过元素知识转移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在股权治理模式下,社会型关系质量更倾向于通过架构知识转移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经历了一个先创新发展后监管规制的过程,本文通过对网络借贷行业的实证研究,分析监管规则的出台实施对新型互联网融资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网络借贷平台资金的银行存管、持有ICP证等强制性规定缓解了投资者、平台企业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克服早期平台间通过竞相承诺高回报率来吸引投资者导致的“柠檬市场”问题、对解决网贷市场上缺乏平台风险性高低有效信号的问题都起到了正向作用,有助于互联网融资市场的有效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