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9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37篇
经济学   63篇
综合类   8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85篇
经济概况   8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其毛都口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是目前我国对外开放过货量最大的公路口岸,这里地处半干旱半荒漠化草原之中,自然环境差,沙尘天气较多,昼夜温差达20多摄氏度,全年风力几乎都在6至10级。斯日古楞现任巴彦淖尔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甘其毛都大队公路巡逻一中队中队长,从警20年的他,已在甘其毛都口岸整整坚守了10年。  相似文献   
2.
1 我国荒漠化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地处大陆性季风气候带,年平均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从2500mm降到20mm。400mm的降水量等值线将中国大陆平均分成两半,一半为湿润半湿润地区,一半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二分之一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多数地处北纬40°以上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不仅降水稀少,而且年内分布不均,7,8,9三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低温和水源缺乏造成这一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古以来,这一地区以游牧或半农半牧为主。 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是这个地区各种自然因素相互作用并取得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3.
增强荒漠化防治可持续性的途径和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增强荒漠化防治的可持续性;企业参与荒漠化防治,促进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形成;突出制度创新,吸引企业参与荒漠化防治;发挥政府调控、协调和服务职能,保障防沙治沙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5.
为加快我国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进程,国家已将防治荒漠化工作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务院批准了(199—2000年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规划要点》,启动了全国防治荒漠化工程。防治荒漠化,必将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将为全球环境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为  相似文献   
6.
西部沙尘暴形成主要来自人类的"五滥"经济行为;荒漠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危害十分明显,因此应采取得力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沙尘暴,自有陆地以来就肆虐和危害地球很久很久,尤其当追求“文明”的人类失去理智失去对大自然的尊重之时。它回报给人类的是无情的灾难惩罚。  相似文献   
8.
一、参与式发展理论 "参与(Participation)"的概念大概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引入到中国来的.90年代以后,经济学家以及发展援助的管理者则更多的从干预的效率角度来认同"参与"的概念.事实上,"参与"反映的是一种基层群众被赋权的过程,而"参与式发展"则被广泛的理解为在影响人民生活状况的发展过程中,和发展计划项目中的有关决策主体的积极的全面的介入的一种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对城市化生态作用的片面理解,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环境与发展的辨证关系出发.论述了城市化、工业化对解决陕北荒漠化地区生态问题的积极意义,提出了城乡生态系统耦合作用、生态极等概念以及实施此区域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1 荒漠化危害严重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1994年12月,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民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全世界土地总面积中有约40%已经受到荒漠化的影响。目前每年仍有1000万公顷的可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