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6篇
计划管理   38篇
经济学   42篇
综合类   47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9篇
农业经济   15篇
经济概况   3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天霞 《时代经贸》2008,6(4):37-39
医疗、教育属于公共经济性消费。公共经济性消费是公共经济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在1993年制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部私法性质的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调整公共经济性消费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为维护消费者权益,适应公共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应该建立包容公法和私法的新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们应该根据公共产品的特点,修改其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资产证券化不断加强,股权托管逐渐成为中国近年来资产托管的重要种类。股权托管制度的基本模式——单一法律调控模式不适合中国股权托管法律调控。中国应当构建公法与私法相结合、信托法与合同法并用的复合型法律调控模式,以实现对股权托管的充分与恰当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与许多私法制度一样,不当得利最早起源于罗马法,并被称为condictio。设立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确认财产移转过程中获利的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一旦财产之取得被确定为不当,受有损失之一方即获得返还请求权。  相似文献   
4.
商法在本质上是私法,与民法一起构成完整的私法体承。笔者从公法、私法的区别入手,阐明商法的私法本质,并从商法的公法化趋势阐明,现代商法虽然具有了某些公法性质,但这并不改变商法的私法本质。  相似文献   
5.
行政法律行为和诉讼法律行为的效力一般由宪法、法律直接规定,所以本文从公法规范、私法中的强制性规范两个方面论述了法律规范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其中宪法规范对法官和对民事法律行为的当事人效力影响是不同的。在公法私法日益融合的今天,研究法律规范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有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邹志臣 《经济纵横》2006,(12):49-52
由于行政契约兼具公法和私法双重性质,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公法和私法的双重调整。而在调整过程中无论是公法中的一些原则还是私法中的原则必须因行政契约的性质而适度改变.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真正地实现女性土地权益保障的法治命题。研究方法:用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女性土地权益易流失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中国集体土地资源的身份化配置、家庭财产的性别化配置和农地流转的再分配配置必然造成女性的土地权益极易被剥夺。研究结论:中国现行的土地立法重行政管理而欠缺民法赋权色彩,为集体和家庭剥夺女性土地权益提供了制度保障,因而需要对其进行私法化改造。  相似文献   
8.
人权保障是公权对私法自治进行控制的终极目的和评价控制效果的根本标准。我国的公权对私法自治控制存在着认识、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应当建构以人权保障为核心涉及理念、立法、执法层面的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9.
自然资源作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民法调整范围已成为共识,然而无论是目前物权立法,还是学界提出的各种理论,都存在其固有的弊病而无以胜任自然资源物权化的要求。自然资源形态多样,性质各异,这不仅是造成我国目前自然资源立法体系混乱的重要原因,也是自然资源物权化的重大难题和挑战。针对这些难题与挑战,应当更新自然资源立法理念,摒弃传统以行政手段统管自然资源管理、配置和保护的观念,恢复自然资源作为私权客体的本质,以物权法为中心建立自然资源法律体系,确立包容性的基本原则指导自然资源立法,统筹兼顾,实现既符合理论又契合实际的自然资源物权化。  相似文献   
10.
西方劳动合同制度的发展经历了长时间的"从身份到契约"的过程,使私法自治原则成为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对劳动关系的干预亦以此为出发点。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身份依赖性明显,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干预是直接的,私法基本原则在劳动合同的形式、内容、履行、解除中体现不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