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0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55篇
经济学   19篇
综合类   34篇
贸易经济   67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市场决定机制的不断确立,劳动关系的动态性、灵活性、短期化趋势日趋明显,这种动态的不稳定的劳动关系像一把“双刃剑”,在给劳动关系双方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对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构成威胁,其中对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威胁最为明显,主要表现在:(1)人才流动带走商业秘密。掌握企业商业秘密的技术人员、营销人员  相似文献   
2.
王文红  潘惠芳 《公司》2003,(11):64-65
经理出现经济问题后一走了之,公司却对其无可奈何。何以陷入如此被动? 林某自1998年起任汇松工程公司的经理,同时也是在工商管理机关登记的公司股东之一,但实际上并未出资。2001年1月,汇松工程公司发现林某所经手的几笔业务有经济问题,欲对其岗位进行调整,林某得知后不辞而别。  相似文献   
3.
卢红丹 《人力资源》2005,(10):72-73
伴随企业对无形资产重视程度的加深,人力资本的地位在商业竞争中日益突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在采取各种手段保护商业秘密的同时,也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控制核心人才的流动,保护自身的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形下,竞业禁止协议就成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被普遍采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竞业禁止是保护商业秘密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我国法律制度对不竞业义务主体的规定却比较混乱,缺乏系统性,而且协调性不足。因此对不竞业义务主体的统一界定对完善我国竞业禁止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段冰  张旭东 《企业家天地》2007,(11):204-205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掌握了企业相关信息的劳动者跳槽后与原企业的竞争常常会极大地损害原企业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竞业禁止制度应运而生。但是我国目前立法对离职劳动者的竞业禁止义务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定。因此,从理论上对之进行探讨与论证,以求得为个体的选择提供引导并为立法的选择提供借鉴,无疑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本文的论述便是围绕着如何解决实践中竞业禁止的相关问题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许晓杰 《商》2014,(39):234-234
世界范围内竞业禁止制度的产生已有数百年的时间,但是我国由于多种原因的制约,竞业禁止制度的法律设置与西方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研究并逐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竞业禁止制度,对于经济的稳健发展、社会的长足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公司法中的竞业禁止义务这一角度展开,在分析违反竞业禁止义务所具备的条件之基础上,指出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7.
司法实践中,在深刻理解竞业禁止协议的法律特征的同时,也要注意竞业禁止协议与保密协议的重点诸多不同。在有效利用竞业禁止协议维护企业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竞业禁止协议被恶意使用。文章对企业员工竞业禁止规定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于跃 《新经济》2010,(1):82-83
15名员工跳槽,原劳动合同依法规定了竞业禁止条款和保密条款,腾讯因此将跳槽员工告上法庭。经过网络发酵,此事掀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9.
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人才竞争日益剧烈,人才流动过程中侵犯商业秘密纠纷日益增长。文章从商业秘密的概念和构成的条件入手,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以防止人才流动中的商业秘密泄露。做到既保护合理、正当的人才流动,又能有效地防止人才流动中商业秘密的流失,保护商业秘密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人才流通日益频繁,与之相对应的是竞业禁止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大而不断蔓延,并逐步在雇主与雇员之间、业者与管理者之间签订的协议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相关法律制度设计不足,在权利平衡维系上存在着缺陷,导致正常商业运作的成本增大。因此,本文在对我国劳动法规中竞业禁止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