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84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财政金融   2062篇
工业经济   644篇
计划管理   3525篇
经济学   2849篇
综合类   1417篇
运输经济   234篇
旅游经济   52篇
贸易经济   3195篇
农业经济   942篇
经济概况   1981篇
信息产业经济   23篇
邮电经济   32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415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360篇
  2016年   445篇
  2015年   629篇
  2014年   1239篇
  2013年   1061篇
  2012年   1220篇
  2011年   1314篇
  2010年   1381篇
  2009年   1266篇
  2008年   1493篇
  2007年   1208篇
  2006年   786篇
  2005年   641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455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威 《价值工程》2021,40(23):174-176
导航过程中的路径规划与引导,不仅关系算法,更取决于所用的路网数据.路网有诸多属性和关系,关系到路径规划速度和引导合理性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经路等级,又称拓扑阶层.本文拟从路径规划的原理出发,引出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中路网经路等级设计的必要性,继而给出经路等级设计的一般规则以及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北京、天津、重庆等多个城市路网经路等级的设计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3.
骑行环境的友好性是影响慢行交通和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评价城市道路对骑行的友好性,本文考虑骑行环境和骑行行为两方面因素,利用城市共享单车数据结合路网数据构建了具有多维度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本研究选择三个二线城市作为案例研究,发现城市中心的可骑行性大于城市周边地区;对骑行性影响最大的维度是舒适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是否有自行车道、道路长度和交叉口密度;在建道路网络连接良好,自行车道和红绿灯较少的道路上,可骑行性更高。本文的贡献可以支持二线城市交通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城市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考察期内总体偏低,并且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性。(2)绝对β收敛在全国、中部和西部均存在,而东部不存在;条件β收敛在全国、东部和西部均存在,而中部不存在。(3)政府干预程度、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本质量、非正规金融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普惠金融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输气管道沿线城镇建设逐年扩张,管道地区等级升级已逐渐成为管输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若全部采取换管、改线等措施,经济成本高并且周期较长,并可能会带来新的风险和难以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比国内外输气管道地区等级划分标准,参考国内外提出的地区等级升级管理办法,结合管输企业面临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不同地区等级升级的管理流程,明确了管控措施,提出了针对地区等级升级在管道设计及运行期间的一些建议,为管输企业地区等级升级管控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6.
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禀赋差异与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缓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以缓解相对贫困为重点的后扶贫时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问题仍不容忽视。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桥梁,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有序衔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讨论的核心议题是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如何缓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并尝试建立了“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禀赋差异缩小——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缓解”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此,文章首先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影响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利用2750份河南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对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的影响,并通过替代核心自变量和变更样本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运用PSM模型和IVProbit模型以及ERM模型进行内生性讨论,最后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对其作用机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对农村经济相对贫困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缓解了农村经济相对贫困。考虑内生性后,结论仍具有稳健性。进一步的机制验证发现,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通过缩小劳动力禀赋差异和技术禀赋差异,缓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劳动力禀赋差异缩小和技术禀赋差异缩小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21.22%和7.36%。可见,应将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体系纳入农户相对贫困治理机制考虑范畴,引导农户从传统家庭化生产转向现代社会化生产,扩大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范围;同时完善就业服务等相关配套体系以吸纳释放的弱劳动力,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缓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  相似文献   
7.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