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38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财政金融   3177篇
工业经济   1763篇
计划管理   8482篇
经济学   4492篇
综合类   1923篇
运输经济   196篇
旅游经济   15篇
贸易经济   6158篇
农业经济   701篇
经济概况   3223篇
信息产业经济   48篇
邮电经济   223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346篇
  2022年   344篇
  2021年   503篇
  2020年   434篇
  2019年   584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508篇
  2016年   551篇
  2015年   872篇
  2014年   1754篇
  2013年   1783篇
  2012年   2206篇
  2011年   2520篇
  2010年   2445篇
  2009年   2369篇
  2008年   2657篇
  2007年   2265篇
  2006年   1868篇
  2005年   1845篇
  2004年   1176篇
  2003年   1080篇
  2002年   650篇
  2001年   584篇
  2000年   465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近年来,全国高校认真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与“双一流”建设相结合,积极开展人才建设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人才建设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引才、育才、用才是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好的人才引进政策可以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加入高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高校不断改革优化激励政策;而良好的激励政策又可以成为一个亮丽名片,为高校引进更多优质人才。因此,人才引进与激励之间存在着联动机制,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目前,河北省高校在人才引育过程中建立了一套人才引进与激励管理联动机制,探究该机制的有效性对于推动河北省“双一流”高校建设,进而持续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商业市场的竞争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以及激励机制有着密切联系。文章以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建立员工激励机制为题进行探讨,从传统激励理论概念以及主要类型开始分析研究,为后续的针对国有企业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然后根据国有企业中现存的一些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激励机制的问题进行分析,面对不同的问题,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提出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对员工激励机制的改良和不断的完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知识经济爆发的当代,创新无疑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活力源泉,而企业的创新归根结底在于人才的创新,所以在企业创新道路上人才激励管理机制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企业管理无非就是企业人才的管理,优化企业的人才激励管理机制,不仅有益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更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分析阿里股价创新高等现实案例,引导企业完善人才激励管理机制,从而获得持久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5.
6.
李平 《经济师》2015,(2):250
文章分析了快餐店员工激励面临的问题,指出为实现顾客的满意,其特有的工作方式愈来愈多地陷入到了个人的作用与流水线作业、不断的挑战与职业疲惫中,同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冠疫情的爆发对我国宏观经济和企业经营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我国所处的经济环境与外部环境复杂,我国企业面临着诸多全新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的创新与企业家的信心显得尤为珍贵。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的关系。通过我国2014-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提高企业创新,但过度自信促成的创新却并不能提高企业的绩效。我们肯定管理者的乐观与自信是如今非常时期宝贵的品质,但切忌盲目自信,才能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8.
9.
在服务下乡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采用"治理锦标赛"的方式动员村级组织主动承接治理任务。治理锦标赛的强监控-强激励机制,驱动村级组织围绕地方政府的程序化治理要求、数量化考核体系、综合性评估排序和差序化业绩激励等展开激烈的竞争,有效推动了行政事务与服务项目的进村。但治理锦标赛对行政动员的强依赖,容易造成基层治理的"新形式主义"、群众主体性缺位等"行政吸纳治理"问题,需要强化自下而上的社会动员加以化解。文章提出治理锦标赛框架,有助于丰富国家动员的内涵、重新阐释和整体性地理解许多有关基层治理的现象和问题,同时对将基层治理推向转型学视野下的系统研究也有裨益。而治理锦标赛对行政动员的依赖,也说明其并非是一种长久稳定的治理模式,将会因基层治理转型的完成而终结。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