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99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63篇
财政金融   11590篇
工业经济   540篇
计划管理   2558篇
经济学   3883篇
综合类   1499篇
运输经济   51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3700篇
农业经济   492篇
经济概况   3847篇
信息产业经济   22篇
邮电经济   2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501篇
  2020年   592篇
  2019年   576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638篇
  2016年   815篇
  2015年   684篇
  2014年   1442篇
  2013年   1670篇
  2012年   2299篇
  2011年   2809篇
  2010年   2014篇
  2009年   2176篇
  2008年   2387篇
  2007年   1147篇
  2006年   992篇
  2005年   1052篇
  2004年   1319篇
  2003年   1179篇
  2002年   818篇
  2001年   590篇
  2000年   534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外货币政策操作并没有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先例,所以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应关注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议题。研究发现:在理论层面,货币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产生"结构性"的非对称性效应,当跨越资本投资影子价值"均衡点"后,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预期目标并不会产生;在实证层面,非参数格兰杰检验结果显示,当滞后1—9个月后,货币政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指标和"结果"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但随着滞后期增长,货币政策并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格兰杰原因。此外,无论是在"过程"层面还是在"结果"层面,产业结构调整都不是货币政策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二者间不存在互动效应。研究综合表明:作为经济总量调节的货币政策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只能视为短期性、暂时性经济行为,不应将其视为常态化工具。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结构性失业进行剖析,提出实现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结构性失业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城镇居民收入份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二产业份额对城镇居民收入份额呈负相关关系,而第三产业份额与收入份额呈正相关关系。同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对为增加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份额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发展要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这就要求我国财政通过有效的调控措施更好的适应当前经济新常态。基于此,本文针对新经济常态下,结构性财政调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7.
当前全球范围内都存在通货膨胀,我国也不例外。我国通货膨胀现象的存在是有着独特的背景与原因的。近几年我国央行大多都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然而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中的作用呈现出弱化状态。因此,当前的通货膨胀抑制方案中不能只单单依靠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8.
9.
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面临家庭供给能力弱化,政府供给不足,市场供给失灵等诸多困境,亟需进行供给侧改革.这既是有效应对"银发浪潮",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的客观要求和关键举措,也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使然和应有之义.这就要求,变革供给理念,构建协同供给体系,优化供给结构,不断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