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80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21篇
农业经济   22篇
经济概况   14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的质量安全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今年国家质量监督抽查的重点。近期,国家质检总局相继对婴幼儿米粉、茶饮料、罐头、膨化食品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抽查结果表明,大中型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好,而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后、不重视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原因,生产的产品仍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广告是利用时机的艺术。夏季,将应季性商品特色与季节相结合,充分把握夏季的特定消费需求,再运用广告、公关、促销等手法,塑造夏季购买情境和激发消费者的欲求,在夏季迅速提升夏令商品销量的做法,正是所谓的"夏季行销"。当季节越来越炎热,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已超过产品基本功能的层次而跃升至"一个美丽的,清凉的,享乐的夏天"。夏令商品只要能抓住这个时机,极易使消费者陷入商品所塑造的夏季情境,从而达到销售的目的。错过了,只能遗憾一季,下一季,卷土重来。夏季行销,卖的也不是简单的时令商品,更重要的是夏季与商品之间的连接意义,其秘诀在于商品所塑造的清凉夏天是否能唤起消费者的潜在欲求。我们将与夏季息息相关的应季商品作了分类——空调类、饮料类、冷饮类、护肤品类,每一类分别邀请了资深的专业人士与我们一起分析市场,解读案例,一起探求夏季不同的应季性产品的传播特质和行销模式。  相似文献   
3.
4.
赵冬梅  闻萍 《广东质量》2003,(10):34-36
近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通报了今年第三季度茶饮料质量监督抽查情况:45%的茶饮料根本没有茶成分,57.5%的茶饮料含有违禁添加剂。质监人士提醒消费者,购买茶饮料时得倍加小心,说不定稍不留意就买了罐色素水。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以木糖醇为主的无糖茶饮料市场争夺战已拉开序幕。茶饮料生产企业为进一步确立自身在产品市场上的地位,纷纷看好无糖茶饮料。无糖茶饮料茶饮料生产企业21世纪的希望所在。曾在乌龙茶饮料领域夺得日本茶饮料销量第一的三得利公司也瞄准了绿茶饮料市场。三得利赋予绿茶新的创意,推出了“绿水”、“使体内更清洁的茶”、“中国绿茶”等产品,在无糖茶饮料市场上树立起新的品牌形象。今后在无糖茶饮料方面,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
良言 《上海质量》2002,(6):50-51
如今的盛夏,什么是呈现街头的一道风景线?只见从小孩到大人,几乎个个都在喝饮料、吃冷饮,饮料的色泽、冷饮的款型群芳争艳、千姿百态.市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极大地促进了饮料和冷饮市场的迅速发展,并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产品的结构和品种.今年申城夏天的饮料市场和冷饮市场又将出现新的景象.  相似文献   
8.
进入盛夏,艳阳高照,饮料成为不少人降温解渴的首选。近期,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相关质检机构对本市生产的果汁和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茶饮料、固体饮料和特殊功能饮料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共计抽查产品69批次,抽样合格率100%。夏季是饮料的消费旺季,那么,消费者怎样才能购买到安全放心的饮料呢?在选购饮料时,应注意以下  相似文献   
9.
针对台湾地区发生的塑化剂风波,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组织协调下,各部门和地区采取措施,全面加强对台湾进口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胶锭粉类等食品及相关食品添加剂的检验监管。首先,加强进口环节监管;其次加强市场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组织对相关食品流通企业和餐饮服务单位进行全面排查检验,立即下架台湾相关企业问题产品。  相似文献   
10.
胡南 《魅力中国》2010,(3):330-330
“茶”,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产品,历史悠久的中国茶早已扬名中外。中国自2001年正式加入WTO后。中国茶及茶饮料企业更是积极主动的跨入国际市场,但近几年来。中国茶及茶饮料的国际市场营销及出口创汇情况均不理想。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状况?怎样才能改善这种状况,尽快使中国茶及茶饮料全面、真正进入国际市场呢?本人就此问题分四个方面浅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