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丽银 《网际商务》2014,(10):61-63
"离开两周年了。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想起不免有些遗憾,曾经用心十几载,以为可以一辈子追求一份事业,但没想到会是以莫须有的方式,结束一段曾经视为一辈子的梦想事业。离开后有过彷徨和伤心,但行业的梦想不能局限在一个事业的梦想格局中,始终相信梦想在自己的脚下延伸。"7月18日,程伟雄夜不能寐,在微博上写下来这段话,配图是一张湿漉漉的蜿蜒小路。  相似文献   
2.
对于"莫须有"三个字,历来有很多种解释.笔者通过检索电子版<文渊阁四库全书>,对古文献(多数为宋代)中的"莫须有"进行排比分析,认为"莫须有"可以解释成"应该有",这更切合当时讲话者的身份与对话的语境.  相似文献   
3.
何晓春 《浙商》2011,(18):53-54
市场战略失误、摊子铺得太大,固然是飞宇公司逐渐走下坡的原因之一,但竺学见以“莫须有”罪名,身陷图圄,再辉煌的企业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相似文献   
4.
程实 《董事会》2009,(9):107-107
“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历史车轮的滚动和经济周期的轮转有如潮起潮落般流畅自然,虽然别有用心的阴谋论者和不知所措的宿命论者还在喋喋不休于美国经济的陨落或是美国时代的终结,但如期而至的写实数据却轻而易举地化解了不必要的过度悲观和莫须有的市场恐慌。2009年7月31日,最新的第二季度美国经济核心数据一目了然地显示,最黑暗的时刻已然过去.  相似文献   
5.
九州 《中外管理》2011,(9):122-123
更多地去感受上司和下属的需要,并收获自己"被需要"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会使你的副手生涯更愉快。副手难当是许多职场人士的共识。但如果你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而不纠结于过多的个人感受——通常,我们在组织中常看重"我要成为什么",而极少客观地分析"我应该成为什么"。事实上,更多地去感受上司和下属的需要,而因为自己"被需要"所获得的价值和成就感,会使你的副手生涯更愉快。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被过往的经验,以及莫须有的心理暗示所禁锢。  相似文献   
6.
不做冤大头     
无论人们的期望多么美好,贸易保护主义还是遵循其现实的冰冷逻辑一往无前。G20匹兹堡峰会刚刚落幕,与会首脑重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话音未落,美国针对中国输美轮胎的特保措施“按计划”正式生效;10月6日,欧盟罕见地以近乎“莫须有”的逻辑,裁定对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相似文献   
7.
选择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这是屈原的选择; "臣心一片磁心石,不指南方誓不休."这是文天祥的选择; "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选择.他们所关注、倾心的是国计民生,天下大业. "东窗密谋莫须有,风波冤狱天也哭."这是秦桧的选择; "不视君恩深似海,未感臣节重如山."这是洪承畴的选择;"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吴三桂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讨论或争论问题,首先耍确定一些前提。比如,谈“国进民退”,就要确定何谓进,何谓退;为何进,为何退。现在一些人为获得争论的道德高地,上来就说“国进民退”是“反对改革”,将导致“政治不民主”,以为用这种莫须有的大帽子就可以吓人、压人,这种态度实在是没有“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高云龙 《东北之窗》2010,(18):26-28
城市“等级线”位于何处?从来没有什么规则明确写着中国城市的一线二线三线所划属的范围,倒是我们平时经常听到或也常附和着说一线城市有谁,二线有谁。城市是不断前进着的,我们通常所给出的说法是否准确呢?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明白究竟是什么样的“线”隔开了城市群落,更是很少思考这“线”的界分点到底在何处。  相似文献   
10.
熊周虎 《广告导报》2004,(1):110-110
市场的本质是多极化的。中国电视媒介市场的单极化已存在了很多年,“17号令”在一段时期内必然会强化这种单极垄断的倾向。中国市场的区域不均衡、行业发展的“心律失常”、企业经营的机会主义导向都与这种媒介的单极垄断特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广告主们不知不觉中自己造了一个媒介的神,反被这个莫须有的神所控制,这是典型的媒介拜物教,搞得一些洋品牌也不得不随大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