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35篇
农业经济   85篇
经济概况   4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座落于南昌县梁家渡的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的确是一处生态佳境:漫山茶桑,间以百果,碧色连天,挹翠沁香;抚河飘逸,湖泊静娴,涉步成景,怡心悦目;奇花异草,点缀幽径;山居朴实,别具韵味.秀丽的自然风光中处处透露出人的匠心独运,显然是人和大自然共同构划出的绝妙画图,是人和自然的共同杰作.  相似文献   
2.
3.
卢仕仁 《乡镇经济》2005,(5):28-30,52
肥西地处安徽腹地、江淮鱼瘠,南圩北岗,中落丘陵,面积2168平方公里,耕地104万亩,总人口9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4万人,辖29个乡镇、2个开发区,328个村、41个居委会,是全国包产到户发源地,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中部苗木花卉大县,安徽第一养禽大县、蚕桑生产十强县、皖中花生之乡、全省教育改革重点指导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2004年,实现生产总值44.5亿元、财政收入6.0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61元。2002、2004年连续两年跻身全省十强。  相似文献   
4.
5.
桑树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叶为家蚕的饲料,是发展蚕桑生产的基础。果实可食用。木材坚韧,不易断裂反翘,可作家具、车轴、扁担等用材。用途广泛.发展前景广阔。由于桑树虫害严重,影响桑园的建立和发展。通过近几年实践,现将桑树主要虫害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句话新闻     
今年棉花丰收已成定局9月15日,在2011年棉花形势分析会上,全国各棉生产区棉花协会分析了各省的棉花生产形势以及当前新棉收购状况认为,今年棉花丰收已成定局。重庆百万元救蚕桑旱灾  相似文献   
7.
东部蚕桑业向西部梯度转移是一种必然,近年来广西省抓住"东桑西移"的大好时机,蚕桑产业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发展。云南省应该认真总结和借鉴广西"东桑西移"取得的良好经验,充分发挥云南自然的"养蚕天堂"气候优势,重点发展高原特色优质蚕桑。文章分析了"东桑西移"背景下云南高原特色蚕桑的竞争力,对云南高原特色蚕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处长江中上游金沙江流域的云南省鹤庆县,拥有丰富的蚕桑资源。近十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扶持下,在县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鹤庆县大力推广荒山种桑养蚕,积极提高群众的种植技术,蚕桑产业成了该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1年4月,鹤庆县供销合作社组建了鹤庆县茧丝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家东桑西移政策的指引下,蚕桑产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蚕桑产业受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现处于下滑趋势。为保证蚕桑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和蚕农收入持续增收,提高蚕桑产品品质至关重要,建设生态绿色桑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应大力推广生物防控、生态调控及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起来,建设生态桑园,增加蚕农收入。  相似文献   
10.
我国蚕桑生产率变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991-2006年我国蚕桑产业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的变动以及肥料和用工量两大投入要素的变化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蚕桑优良品种、先进种养技术、区域结构调整以及体制改革等因素对蚕桑产业生产率变化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蚕桑生产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