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习语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积淀,而习语的译者是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信息传译的协调人.习语翻译的关键在于保证源语习语文化信息传递的效度,即译语必须能充分体现源语习语的形象、喻义、修辞等内涵.本文试从习语语篇中的文化语境这一角度,探讨英汉习语翻译中形象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翻译界,严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十分流行,每一个学过中国翻译理论的人都了解它们,对于"信"和"达",翻译界并无争议,争论的焦点是"雅",不同的学者见解不一,笔者认为:"雅"指的是原文的风格,做到"雅"就是指保持原文的风格。本文将试图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严复的"雅"的原始概念,不同的人怎样去理解它?2.笔者对"雅"的态度?3.怎样做到"雅"?在解决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笔者将把严复的理论和泰特勒的翻译原则及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功能对等"联系起来,然后解释我们怎样去理解这种联系,如何将其运用到翻译实践中去。笔者认为这将是本文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语言与文化两者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翻译不仅涉及到源语与译语两种语言的交流,而且更关系到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汉语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众多的文化负载词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为翻译平添了不少难度。文章基于文化及文化对比视角,对《红楼梦》两种译本中某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进行探究与评介,以期对汉语文化负载词汇的英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化差异视阈下,商标与广告的翻译是以文化为单位,可以说是文化层面上的解码与重组。而不是词汇层面的照搬原文。笔者通过研究承载文化传递功能的商标与广告译语的特点、原则以及标准等,试图找到一种翻译商标与广告的策略———文化美:既能表达出源语的文化内涵,又能迎合目的语的文化特性,设法使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消失,同时在译入语中再现。  相似文献   
5.
由于原语形态的无意识影响,译语的语气、色彩、重点、风格对原语意义的忠实以及隐藏在这些原因后面的化含义,直译在翻译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意译之功也不可低估,重要的是译要灵活处理,准确把捏。  相似文献   
6.
马艳华 《商业科技》2008,(17):221-221
一味追求字面理解不能准确传达原语的信息。本文列举了原文与译语不等的原因,提出应正确理解文化差异带来的习语理解的差异,不要断章取义。  相似文献   
7.
英汉互译中的等值翻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等值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和原文在表达上应达到等值效果 ,符合语言本身的要求。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直译、意译、概念转换和代换等方法来达到等值翻译 ,实现两种语言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翻译文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归属和地位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讨论。本文认为翻译文学应属于译语国文学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是译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译语国文学宝库的特殊的一部分。翻译文学是一种文学类型概念,应该将其作为一个本体性概念来研究,对其做出严格客观而又理性的界定,予以认可。那些经典译本对译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应给予学理上的梳理,本文就翻译文学的界定以及翻译文学经典化的标准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公识语,是现代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示语的译可谓是一座城市的"门面",不仅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更体现了社会的整体素质水平.跨文化交际研究把本民族文化置于全球语境下,试图化解汉英两种语言在文化、 习俗方面的差异,以目的语的语言习惯为衡量尺度,让译语读者顺利获取文本信息,从而使得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本文阐述了跨文化交际与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关系,从跨文化视角分析兰州市公示语翻译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应该遵守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0.
“达”是英汉、汉英翻译的基本要求,在翻译实践中,要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辨析词义,注意词的广义和狭义,强弱、褒贬.语体色彩,根据译语的习惯,适当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