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44篇
经济学   15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7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孙金波 《科技和产业》2021,21(4):284-289
国产某型民用通勤类飞机为了取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型号合格证,机上座椅需进行设计更改并补充进行应急着陆情况下的动态要求符合性验证.通过对适航条款及相应标准的解读,研究了基于动态试验的航空座椅动态要求适航验证技术,其主要包括座椅动态性能基本要求、试验构型及工况筛选、试验规划、合格判据和试验结果分析等内容.结果表明,该型机旅客座椅满足适航规章对座椅的动态性能要求.该项旅客座椅动态性能试验的成功为型号取得EASA型号合格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型飞机也即将成为第一个取得欧洲型号合格证的国产飞机.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从居民的通勤行为特征中寻求小城镇土地利用格局优化路径,为产城融合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构建通勤流矩阵,运用Arc GIS路径分析测算通勤距离,并通过缓冲区分析通勤距离在空间上的特征,并与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建立通勤距离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回归方程,分析通勤距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小城镇通勤方式以便捷型工具为主,通勤高峰集中于上下班,通勤距离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短距离占比增大。主要结论: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较快的区域,短距离通勤集聚更具有"同心圆"特征,核心力更强。工业化带动的聚集结构呈现出"条带形"态势,与区域工业布局结构有较密切的关系,也与城镇化和工业化扩增融合有关。短距离通勤集聚区会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由"双核"向"单核"结构发展,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多中心城市结构能否以及如何实现对交通拥堵的疏解这个问题在西方学术界已经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在国内还鲜有研究。本文在传统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对上海市的实证研究,支持了多中心城市结构有助于改善城市通勤交通状况这一论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多中心结构疏解交通的影响因素,为国内外的该项研究提供了实证依据。同时,也为国内特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城市空间结构层面上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江雯婧  原卉 《中国城市经济》2011,(27):227-228,230
我国城市女性就业率普遍较高,而具备较强恒常性的通勤,同时成为联系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日常活动,因而对女性的通勤行为特征进行研究能够揭示出女性居民所受家庭与工作的双重制约,进而部分解释城市空间的性别特征。本文基于对北京市内10个典型居住区内898位居民的日常通勤行为问卷调查数据,归纳出城市女性通勤特征。研究表明:(1)女性居民通勤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略小于男性,但都出现了相当比例的长距离通勤者;(2)家庭中子女的有无使男女性居民在通勤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方面都产生明显的差异性;(3)女性通勤对于公共汽车的依赖较高,步行比例也高于男性,相比之下,男性居民更倾向于时间效率高的通勤方式;(4)工作日居民通勤出现早晚高峰,女性下班时多目的通勤率高于男性,且通勤链停留目的地类型与男性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大都市郊区新城通勤行为空间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南京的东山、仙林和江北三个新城的深入考察和访问,并以问卷为基础,研究了新城居民在通勤行为空间上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居民通勤行为中新城和主城的空间互动机制。结果表明,一方面,新城的结构与功能影响其通勤流的空间分布,另一方面,主城和新城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新城通勤空间的发展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伦敦居民就业通勤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回顾伦敦区域构成与就业人口变动趋势的基础上,对伦敦居民的就业通勤状况进行了介绍。从出行方式和居住区位、就业通勤与非就业通勤、内向通勤与外向通勤,以及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之间的关系视角,对伦敦居民就业通勤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源轨迹数据挖掘的城市居民职住平衡和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智能通信及遥感技术等现代科技的普及运用造就了城市的大数据环境。收集、提取和分析城市中的各种时空数据,并进行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对研究城市发展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多源轨迹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城市居民的通勤行为特征,并基于此进一步研究城市居民的职住空间平衡和分离现象。主要采用移动轨迹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轨迹数据分析模型,从语义聚合的角度分析,针对城市居民通勤的轨迹数据进行计算。并以上海市出租车和社交网络的轨迹数据为对象,分析上海市居民当前的职住空间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都市区化已成为城市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城市人口增长和空间扩张是城市集聚经济的重要表现,而城市空间低密度、无序蔓延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桎梏。东京大都市区的发展历程表明,提高城市时空转换能力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视角和方式。尤其是大都市区轨道通勤体系的建立,能够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压缩通勤时间距离,提高城市就业可达性,从而拓展城市集聚经济边界。回顾了东京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其"二战"后数十年间的积极转型,认为轨道通勤体系在提高其时空转换能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东京的成功经验也为我国城市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镇化飞速发展,“职住分离”问题带来的通勤问题侵害着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压缩居民通勤时间,保障生产生活品质,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共同目标。本文利用地铁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基于2003—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通勤成本下降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地铁开通带来的通勤成本下降,能够显著提高周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机制检验显示,地铁开通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可能源自通勤成本下降对企业研发创新和人才吸引的提升。同时,发现地铁开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在城市通勤质量较差时更为显著。此外,地铁开通的影响效应会随着企业与地铁站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本文揭示了地铁这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微观企业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其机理,这为政府持续进行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公司加强员工通勤福利补贴提供了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有人戏称北京首都是“首堵”,凡是到过北京的外来人对这一点有深刻的认识,老北京似乎慢慢习惯北京的交通拥堵,北京的路是越修越多,越修越宽了,但交通状况似乎一点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堵,中国是人口大国,随着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向大城市迁移,大都市、大城市越来越拥挤,交通拥堵北京不是特例,在中国的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交通拥堵问题,在交通问题目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居住区和商务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