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19篇
财政金融   238篇
工业经济   30篇
计划管理   123篇
经济学   228篇
综合类   66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163篇
农业经济   44篇
经济概况   16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if calcium fortification yields a higher price per serving in grocery store products. Researchers compared store brand to national brand grocery products in relation to cost in order to examine if calcium values were similar between store brand and national brand products. Methods: A total of 112 store brand and 211 national brand grocery products were collected from three low (national chain store), middle and high priced (Virginia and North Carolina regional store) grocery venues. Products were compared using price and calcium percentage per serving. ANOVA was used to determine between store brand and national brand for price per serving and calcium content, and between grocery venues. Results: National brand fortified products had a significantly lower mean price per serving when compared to national brand non-fortified products (p = 0.0002).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store brand fortified and non-fortified products (p = 0.9256). Low priced store brand products had the lowest mean price per serving ($0.34 ±0.24). Conclusions: This study found store brand products have similar calcium content as national brand products. Product cost was lower at low priced store compared to middle and high priced stores.  相似文献   
2.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financing/funding of private firms in China. Our results show that private firms are significantly less funded through formal financing channels such as bank loans than state-owned firms, and hence have to resort to alternative financing such as trade credit.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expectation and literature, there is a substitution effect between trade credit and bank loans for private firms, but this effect is much weaker compared to that of state-owned firms. Moreover, while the univariate comparisons indicate that private firms obtain more notes payable than state-owned firms, the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bank loan and notes payable is positive and indifferent between private and state-owned firms.  相似文献   
3.
郭年顺 《南方经济》2019,38(12):15-32
主流经济学家把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的大规模兴起,主要归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企业家精神和遵循比较优势的必然结果。但是这无法解释为什么民营企业在兴起之初就广泛和快速地进入到各个工业,尤其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基于中国工业史和252家中国最大民营制造业企业创业发展史的历史证据,文章找回"工业体系"这一被主流所忽略的重大历史现象和学术概念,从而首次提出一种理解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独特性的结构性解释。文章发现:从计划经济时期继承而来的门类齐全和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解释民营企业创业和发展独特性的关键变量;已有的由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的工业体系,从市场机会、技术能力和组织资源等方面塑造了民营企业的创业选择和发展路径。所以,中国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不是仅凭自由市场就会自动出现的普遍现象,而是在市场条件下充分利用工业体系提供的技术和市场条件才得以出现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4.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苹 《特区经济》2008,(12):72-73
随着我国富裕阶层队伍的不断壮大,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外银行因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也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在市场细分、产品的研发与创新、品牌建设、组织架构、专业人才的培养、外部环境建设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以促进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对私钥管理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私钥管理系统,并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私钥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陶春丽 《特区经济》2006,(12):109-110
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目前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推进其健康发展就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原则与相应的政策支持来进行战略布局,使公共服务民营化在政府规制的模式下,以准市场制度环境蓬勃发展,使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推进具有制度安排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多元化投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民营上市公司进行多元化投资更多的是分散风险和取得协同效应,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还受公司规模、公司上市年限以及所处的部分行业(制造业、房地产业、传播与文化产业)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股份公司产权的变化使得企业生产目的的两重性矛盾尖锐化,在相关条件的配合下,企业的矛盾就会在证券市场上,通过企业违规和股民投机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监管,也会由于一些一般性的原因而陷于困境。  相似文献   
9.
公诉转自诉制度实质上是被害人对公诉机关公诉权的制约问题,我国选择的制约方式是公诉转自诉,即在特定条件下将公诉案件转化为自诉案件的一种制度。1997年以后的司法实践证明该制度的司法程序不能顺利进行,被害人的利益无法得到保护。所以笔者建议以被害人司法审查制度代替公诉转自诉制度。  相似文献   
10.
对当代国际私法学说及其实践情况的研究表明,我国的"国际交往互利说"缺乏国际互动的条件,无法运作。"利益增进说"才是合乎我们需要的国际私法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