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4篇
贸易经济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石小法 《物流科技》2007,30(6):117-120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交通需求管理的研究状况,阐述了在物流领域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的意义和特征,提出了一些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对我国在物流领域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在SDH上构建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的需求,介绍了一种能在SDH传输和接入设备中提供灵活的数据业务支持的PoS(PacketoverSDH)数据交换芯片的设计方法。该芯片基于共享存储器的交换结构,采用了先进的流水线设计方式以提高整体交换容量。芯片支持服务质量保证(QoS)和组播(Multicast)功能,可用于SDH传输和接入设备中,为SDH上的数据业务支持提供简单而高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超宽带系统通常使用纳秒级的超宽带脉冲,系统内所有用户实现同步是非常困难的。本文提出了一种时分多路复用(TDM)网型超宽带系统,根据系统内同步基准站提供的同步信息和每个用户分配的发送时间,实现系统内所有用户间信息交换。计算机仿真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同步帧中使用的同步脉冲越多,同步概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市场的飞速发展,宽带业务的要求也在迅速增加。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下一代的网络的概念很快被各大电信运营商接受,软交换技术成为了下一带通信网络解决方案的重要途径。我国的863计划也将有关软交换系统在多媒体和移动通信系统方面的研究课题立项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卫星通信中比较常用的多址接入方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种固定分配与自由分配相结合的卫星混合多址接入协议,对指标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协议具有业务接入灵活、卫星频带利用率高、系统实现简单等特点,适用于高动态平台卫星通信。研究内容对相关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包网络传输成本的优势,在现有的以太网 /IP网络上仿真电路业务,可以实现传统时分复用(TDM)设备间的无缝连接,从而保护投资。本文提出了在基于以太网的IP网络上传输E1业务的一种整体解决方案,介绍了适配电路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7.
陈子春 《价值工程》2010,29(35):156-156
目的:建立HPLC测定血清中地西泮的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4.6mm×150mm,5μm),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为1mL/min。结果:在0.2—4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1,在低、中、高浓度下的回收率为103.9%、104.3%、95.8%,日内、日间RSD均<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适合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相似文献   
8.
浅谈EPON技术     
EPON技术是PON技术发展当中最为成熟。在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接入技术。文章重点介绍了EPON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9.
The Total Design Method (TDM) of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mail surveys has been shown to achieve high response rates. One key step in the TDM is sending a third-wave of surveys by certified mail. However, little research exists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step in improving response rates and quality relative to its increased expense, although this is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certified mail in the U.S. Perhaps as a result, scholars rarely use certified mail third-waves or omit third-wave mailings altogether.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two experiments that we embedded in two large-scale organizational mail surveys. Both studies reveal that sending a third-wave of questionnair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rate of response over the first two waves of mailings. Also, the results of Study 1 show that sending a certified mail third-wave has no appreciable effect on response quality. Study 2 shows that a certified mail third-wave does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response rate or quality compared to sending the third-wave by regular, 1st-class mai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