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伟 《特区经济》2007,(12):67-69
本文以波特的"五力"模型为分析工具,力图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认为国内银行业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面临着外资银行进入的竞争挑战。因此,国内银行业要实施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自中国加入WTO将近十年时间以来,有关知识产权的案件几乎成为中国企业的"死穴",在域外知识产权案件中被起诉必输的窘境也导致了中国企业为此支付了大量的赔偿金,中国企业主动发起知识产权诉讼的案例更是凤毛麟角。而今年年初发生在美国的华为诉摩托罗拉的案例则是中国企业在国外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由起诉并最终获得实质性胜诉的第一案,有学者甚至称其为中国企业真正走出去的第一步。以这个案子为出发点,可以总结出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过程中应对知识产权诉讼的策略和以知识产权为武器保护自身企业利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是否“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的最高境界,这个问题值得思索,甚至对答案本身的追索可能会给诗歌理论带来一定的启发。针对蒋寅先生《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一文,笔者也就王维诗歌主要特征的“诗中有画”这一共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浅论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命题的学理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从文艺本质、创作、作品三个方面确立了以诗画"一律"、诗画"略同"为核心思想的诗画关系理论体系.他对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论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体系基础之上的.同时.这则评论与苏轼提出的"士人画"这个概念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通过对苏轼诗画关系理论的梳理和阐释,进而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内涵和外延作以全面的界定.  相似文献   
5.
北魏财政体系和财政管理在拓拔鲜卑由游牧生产方式到农耕生产方式转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完善。随着农耕方式最终占有压倒性优势,成为北魏国民经济的主体,北魏财政体系效仿前代中原王朝统治经验,日益与中原汉制融合,财政体系逐渐完善,财政管理也日益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6.
苏轼对王维诗歌艺术的评论——“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观摩诘画,画中有诗”,为历代评论家所争论。若从诗与画的相关性来解读此评论,可以发现中国写意山水画的精神性与山水诗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审美性特征非常相似,二者在追求“悟道”的共同终极关怀过程中形成了诗画艺术的相融。若以此对二者进行审美观照,就足以证明苏轼这一论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九五”物化探所科研项目执行情况,科研成果转化,科技管理工作等的回顾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做好物化探所科技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私人藏书,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与纸的发明与普及、文化多元、爱藏书的社会风尚等有关。魏晋南北朝私人藏书的繁荣,推动了这一时期文学的兴盛。  相似文献   
9.
人才建设思想是王安石革新体系中甚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思想上主张以经学统一思想,用经术造就人才;在建设观上主张“教之、养之、取之、任之”。  相似文献   
10.
吴秋梅  张洪 《重庆与世界》2013,(10):58-60,70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的散文虽不如他的诗歌成就斐然,但却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质:体现出盛唐散文由骈入散、骈散相间的过渡色彩,以诗意入文境,题材的多样和体式的创新,以及以佛语入文等,在盛唐散文史上独放异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