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6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he concept of the ‘polycentric urban region’ has been popularised both as a theoretical concept for understanding regional urban systems in an era of reduced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 costs, and as a normative policy objective in its own right. This paper explores its relevance to the rapidly urbanising Cape Town city-region. First,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emergence of polycentric regional development patterns was considered. Shifts in relative settlements sizes (morphological polycentrism) over the period 1991–2011 were examined using population data, and patterns of inter-settlement interactions (functional polycentrism) were explored by analysing commuting information. Contrary to expectations, trends toward polycentric development were found to be weak. Second,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relevance and value of polycentric development thinking for regional economic and spatial planning policy, concluding that there are insufficient grounds for policy intervention aimed at encouraging polycentric regional development or countering the dominance of Cape Town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2.
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与城市管理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构建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4.
可持续旅游开发多中心管理模式研究——以湖泊旅游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许峰 《旅游学刊》2006,21(10):39-44
旅游开发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管理模式下,才能确保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而作为常见的旅游开发形式,湖泊旅游具有较强的环境敏感性和生态脆弱性.本文以此为着眼点,系统论述了可持续目标下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多中心管理模式,阐明了各行为主体的职能与关联,并就我国当前湖泊旅游开发管理的若干关键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尤其深入地针对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再认识.  相似文献   
5.
狄琳娜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158-160
文章对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设计细节进行阐释,以期通过市场干预的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运用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理论”,通过美国在国家层面多中心理论的实践,提出结合居民家庭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设计方案,为中国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城市与区域空间格局演变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最新成果的城市与区域空间格局演变模型。在本模型中,城市与区域空间系统的集聚力量除了区位的因素外,主要来自于消费者对消费品多样化的偏好和生产企业对中间产品的多样化偏好。而分用力量完全来自于各种行为主体对有限土地的竞争。模拟的结果表明本模型能够较好地抓住单一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在不同给定条件下的演化。并且本模型也能够体现出交通条件改善对于中心城市郊区化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国家机构重组,农田建设职责整合的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着“多头管理”、公众参与不足、建设成效不佳以及“重建设、轻管护”等问题,因此亟需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管理机制展开更系统的研究,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管理体系优化模式。方法 文章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归纳出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管理机制困境,并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提出完善和重构农田建设监督管理机制思路及破解现有困境的对策建议。结果 (1)当前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政府部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社会公众参与不足、建后管护机制缺失等困境。(2)多中心治理理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管理机制的构建中具有适用性。(3)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政府、市场、社会多主体的监督管理体系,要明确政府机构各自的监管职责,搭建公众参与平台;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完善市场监管机制;要充分发挥社会群体的监管作用,完善建后管护机制。结论 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管主体单一、机制缺失等问题,应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尝试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政府、市场、社会多主体的监督管理体系,对完善高标准农田监督机制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Residential Land Values and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Job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land-value surface in suburban Washington, D.C., changed dramatically over the decade of the 1980s.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se changes in terms of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jobs versus socioeconomic trends. Contemporaneous correlation among selected variables needs to be controlled with reduced forms and SES techniques. But all explanatory variables except distance from some unchanged point are determined simultaneously. Predetermined variables control for this double-endogeneity issue.Land values in 1990 have a U-shape with respect to distance from the U.S. Capitol Building after controlling for other variables. The data indicate that this is the result of demographic changes rather than the development of suburban employment nodes: polycentric SUE theory is rejected. Land values are an increasing function of lagged land values, a decreasing function of work at home. Moreover, work at home is attracted by low structural density and high socioeconomic status as well as low land values. This supports the argument that demographic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have shaped the land-value surface; baby boomers are seeking low-density housing for work and family life.  相似文献   
9.
谭江涛  王群 《开放时代》2010,(6):140-150
在“多中心”理论之前,社会上主要存在市场秩序和国家主权秩序。多中心的产生源于集体行动理论的局限性,它颠覆了公共财产只有交由中央权威机构管理或完全私有化后才能有效管理的传统观念。本文对当代公共选择学派和公共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理论做了解读,并从奥斯特罗姆个人学术研究经历出发,追溯多中心思想形成的全过程,最后就“多中心”理论的重要意义与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中心是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多中心问题与多中心关系成为影响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因子。在大转型背景下,运用共生理论,从多中心主体、多中心层级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区域多中心共生的机理、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区域多中心嵌套共生结构模式;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利用断裂点、经济能级指数建立了多中心共生空间结构模型,分析了多中心共生机制、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多中心协同共生的发展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