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19篇
工业经济   17篇
计划管理   169篇
经济学   40篇
综合类   66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41篇
贸易经济   128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24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是改善客户关系、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它致力于最大化客户的价值和提高公司的利润。文章先对客户关系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对企业的价值所在;接着以星巴克公司为例,分析说明了在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过程中运用价值创新战略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Web和数据仓库的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系统的体系结构,探索设计了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系统的技术与方法,并提出了基于Web和数据仓库的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顾客满意策略与顾客满意营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情感消费时代,企业不再以质量达标、自己满意为经营理念,而是以顾客满意、赢得顾客高度忠诚为经营理念。企业营销策略不再以争取或保持市场占有率为主,而是以保持顾客份额和顾客忠诚为主。而顾客满意策略正是企业获取顾客“货币选票”的制胜法宝。以顾客至上为理念,让顾客参与产品设计、提供全程高附加值的服务、个性服务、培育顾客忠诚,是CS时代顾客满意营销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网上自主学习模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之一,对网上自主学习的方式、效果、利弊及适用人群进行探讨。以科技论文写作知识的学习为例,建立网上自主学习的平台,制作专题学习网站,在石家庄铁道学院的研究生中进行试验教学,对网上自主学习模式的学习效果和认可程度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网上自主学习是可行的,必要的,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适用于大学高年级及研究生等自控能力和自学能力强的群体,应有针对性地积极落实实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面向电子商务的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云 《物流技术》2002,(12):29-30
结合现代物流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探讨了面向电子商务的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路线,关键技术内容,功能体系结构设计及分层逻辑模型设计。  相似文献   
6.
钟刚 《企业技术开发》2004,23(1):25-26,56
在互联网上给浏览者带来最强视觉冲击的要素就是网页色彩所以要合理的使用色彩设计来体现出企业网站的特色,体现企业文化,从而使企业成功地在互联网世界中树立形象,增强竟争实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传统就业网站功能单一、服务起点低、没有充分发挥网络交互通信作用的弊端,提出了一个具有撮合算法和视频通信功能的新型招应聘网络平台的设计,文章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基于模糊向量的撮合算法以及基于对等通信模型的视频功能实现,对同类研究和设计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介绍了网络出版的概念和相对于传统出版业的优势,并对网络出版的电子商务的特点、运行情况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引入了商务智能的概念。最后给出了一种网络出版的电子商务智能模型,并对模型的效能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实现分布式环境下的异构政务信息资源间透明性交互与共享,提出了一种基于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的信息资源整合方案。针对目前政务资源整合现状,基于Web服务思想以及政务资源目录组织结构构,建政务资源目录服务模型,并结合信息资源注册及发现过程,对模型各部分组成、功能和构建方法进行了详述,最后对模型特点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10.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14,38(5-6):558-567
In the last 15 years,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invested considerable resources to provide e-government services. Despite of its increasing availability, its level of adoption has not been satisfying. On the other hand, over the last years, coinciding with the web 2.0 trend, the e-government services co-produced by citizens start to appear, often without the support, acknowledgement and even awareness of the government. This trend stems from a well-established tradition of offline co- production of public services, i.e.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voluntary sector, but brought to an unprecedented scale thanks to the advent of web 2.0. Still, the concept remains not well-defined and its impact is not yet well studied. The paper explores on a limited sets of cases what does it mean to collaboratively deliver online public services; what are the success factors based on the cases under study and what are the incentives for service providers (other th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citizens as user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authors propose an ostensive definition of the collaborative delivery of public services: collaborative public services are created and run by government, civil society or by private sector building on the re-use of government data or citizens data. Those services are focused on public goods delivery (e.g. health, education, public transport) and are meant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government services by engaging in an open dialogue with public administration about the best way to deliver those services. The analysis of six case studies of innovative collaborative online public services suggests that the online collaborative public service delivery increases its quality with the users׳ growth contrary to the traditional offline service delivery. 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urrent developers interest lies in delivering complementary services to the government run services rather than substitutive services. The authors propose also the initial list of success factors, enabling conditions, and benefits for all main stakeholders (users, innovator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