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运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贺州市强基惠农春季大行动中,八步区铺门镇积极争取和引进上级有关项目资金1000万元,对位于全镇交通要道的马滩(公路)桥进行改建升级.为改善当地交通和民生环境,方便车辆往来及农民群众开展春耕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图为马滩(公路)桥改建场面。  相似文献   
2.
“百万生猪下广东、千万家禽过粤境”是贺州市八步区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真实写照。该区充分发挥毗邻广东的区位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将各类优质农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珠江三角洲及国外市场,推动农民增收。今年上半年,该区完成农业总产值12.49亿元,增加值6.05亿元,农民人均期内现金收入2607元,同比增加566元。  相似文献   
3.
易德成 《广西经济》2009,(11):38-39
一、深刻认识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八步区尚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以2007年为例,当年八步区工业化率为1.68,贺州市为1.46,广西为1.68,而全国的平均工业化率为3.82,八步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为2.14。因此,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对促进八步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促进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八步区充分发挥毗邻广东、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水、电、土地以及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的优势,积极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取得一定的成效。近几年,八步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工业项目,每年均以超过100个的速度进入,  相似文献   
5.
2006年以来,贺州市八步区探索在行政村中建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适应了村民自治的需要,取得村民自我管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6.
八步区讯 6月中旬,贺州市八步区连续遭到强降雨袭击,使各乡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情,给辖区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据统计,八步区受灾农作物总面积5.78万亩,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380多万元。面对灾情,八步区迅速启动农业防汛救灾预案,组织4个应急小分队分赴辖区16个乡镇、街道指导农民进行农业抗洪救灾补损和生产自救工作,采取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整理田间植株、防治病虫害、改种其他作物等补救措施,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从而迅速稳定了灾情,确保了减灾保产,将洪灾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7.
贺州市八步区桂岭镇是个人口近10万人的农业大镇。改革开放30多年来,该镇经济社会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乡村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乡村社会也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丰硕.农民群众收入显著提高。该镇美丽乡村涌现的新鲜事,总给人们诸多惊喜和感慨。  相似文献   
8.
《农家之友》2008,(3):56-56
日前,经过阳光工程培训合格的广西贺州市八步区170多名农民踏上赴市内和广东企业务工的征程。在今年的冰冻灾害中,广西贺州农业损失惨重,该市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通过加强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和就业推介,帮助灾区农民农业损失务工补。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详细分析了造成八步区农村饮水不安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出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贺州市八步区依托邻近粤港澳的地域优势和作为东部产业转移第一站的区位优势,用科学的发展观提出并实施“三牌五圈”经济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大珠三角经济圈,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八步还积极开发面向粤港澳的菜篮子市场和旅游市场,打造粤港澳的“菜园子”、“后花园”,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00年至2003年,全区生产总值从34亿元增至47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2.7%;财政收入从1.92亿元增加到2.98亿元,年均增长15.8%;固定资产投资从5.88亿元跃增到11.77亿元,年均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888元增加到2003年的2047元,年均增幅为4.1%。在“2003年度广西经济发展10佳县(市、区)”评比活动中,八步区名列第六位,八步经济发展步人快速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