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本文运用马克思的人性思想对农民工市民化进行了共时性研究。分析发现:农民工市民化是农民工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利用经济现代化的动力,根据国家政策,与城市相互交换,实现发展,由农民变成市民的;它受到了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和能力、城市的市民化需求及容量的约束,在理论上具有平衡、主观、自利三种基本模式;实践中的农民工市民化,在整体上由于城市长期自私自利处于非均衡格局,造成了人的城市化滞后于地的城市化的不利后果。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需要针对性采取推进城乡一体化、突出农民工发展主题、探索平衡的市民化模式、创新市民化容量问题解决方案及遵循有规划的渐进主义原则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产权安排入手,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经历了产权开放、产权限制、产权有限开放三个阶段。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分析范式来检视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结构和历史变迁,可发现:宏观制度变量、中观政治变量和微观个体变量共同促成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共时性结构变迁;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路径依赖与由"关键节点"和"历史否决点"之间交互博弈形成的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断裂生成共同构成了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历时性历史变迁。当前在农村宅基地制度产权有限开放阶段,需从完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产权框架和加强闲置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两个方面着手,把握其制度的"关键节点",克服其制度路径依赖,以更好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良序变迁。  相似文献   
3.
当代人的发展外源性力量来自于现代性场景的特殊效应,印共时性挤压。在共时性挤压背景下.当前中国,公民成长主要集中在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教育的提供两个方面。对公民意识的觉醒来说,一则公民主体意识增强而又有所不足.一则公民诉求意识凸显而又不乏缺憾,这意味着公民意识的养成还需要外在力量的推助,这就是公民教育问题。在当前。国家既要树立公民教育的新理念,同时又要立足公民资格、公民认同以及公民能力三个基本主题,展开公民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充分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谈判的成功与否。本文试图通过中美文化中时间观念的差异和人际关系的价值观不同两个方面,来分析中美文化差异对于两国间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其对谈判策略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拓展,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功能效应也逐步凸显,城市化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全球化时代与中国城市化的共时性特征,以及社会转型期时空压缩的矛盾境遇,形成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文化缺失倾向。实现城市与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厘清城市发展中功能与文化、世界文化与民族特色、历史传统与现实时代、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系列关系。  相似文献   
6.
7.
整合营销之父舒尔茨近日谈到,消费者同时使用一种以上媒介成为常态,受众的共时性媒介消费习惯对传统媒介策划已形成颠覆。显然,深刻把握媒介多元发展的去中心化趋势,敏锐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皮亚杰结构理论的研究,论述了和谐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其结构是共时性、历时性和同一性的有机统一的图式体系,从而为和谐心态找到一个合适的结构定位.  相似文献   
9.
近现代海南岛社会变迁与区域开发互馈演进的共轭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社会变迁与区域开发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变迁与区域开发互馈演进的多元共轭本源,并对近现代海南岛社会变迁与区域开发互馈演进及其共轭特征进行了共时性考察。  相似文献   
10.
卢晖临 《开放时代》2004,(1):108-114
连接“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是只此一次发生的过程、事件和各种历史现象。但是,是哪些因素造成了这“只此一次的历史”?当社会学家提出这样的问题,并不厌其烦地去揭示各种限制条件的时侯,他们实际上正在将历史过程中所丧失的各种可能性展现出来。历史取向的社会学研究因此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它从理论上恢复了在历史过程的各个时点上存在过、但却最终丧失了的各种可能性,由此而质疑现实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