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16篇
计划管理   35篇
经济学   34篇
综合类   10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19篇
经济概况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循环经济——企业绿色再造的灵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电子产品中6种有害物质将受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来自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的信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者应当保证,自2003年7月1日起实行有毒有害物质的减量化生产措施;自2006年7月1日起投放市场的国家重点监管目录内的电子信息产品不能含有铅、汞、镉、六价铬、聚合溴化联苯(PBB)或者聚合溴化联苯乙醚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西方国家的经验做法及对中国的启示(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 《中外企业家》2005,(10):45-49
三、西方国家的主要经验及其做法 发展循环经济,国情不同,各国的切入点也各异.日本、德国主要是适应本国固体废弃物管理战略转变的需要,因此,日本从资源减量化入手,以建设循环型社会为主旨,德国则从环境保护入手,主要通过建立废弃物资源化的双元系统来发展循环经济.西方国家主要经验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是最好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针对“火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新规范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循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是一种经济理念。它既不等同于清洁生产,也不完全等于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新规范体现在5R原则上,即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  相似文献   
6.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其要点是,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经济效益最佳化。终极目标是,确保经济、环境和效益的“三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循环经济快速发展,传统经济下的产权制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并制约了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脚步。因此,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背景下,一定要构建适合的产权制度体系,促使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发展。基于此,文章对循环经济产权制度体系的构建,以及基本原则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9.
我国不断推进垃圾分类和按量收费结合的最优策略以促进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处理。本文结合生活垃圾分类情况,体现分类计价、计量收费的原则,以政府和居民为主体,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显示:按量收费时生活垃圾未分类的收费大于分类时的收费,居民进行生活分类时所获得的正效益大于分类成本,且固定收费小于按量收费为最有效策略。同时,揭示了次优策略和无效策略向最优策略的转变路径,并为加快转变进程提供建议:政府要持续改善按量收费策略的制定,调整收费价格;要加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以降低居民的分类成本;要推进奖励措施的实施,使居民实际感受到垃圾分类所带来的正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建筑废弃物减量化与“减污降碳”工作,本文根据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碳减排效益模型,以深圳市一在建住宅项目为例进行模型仿真,分析减量化所引起的碳减排效益变化,结果表明:施工现场实施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相比于不采取任何减量化措施,总碳排放量减少了19.73%,建筑废弃物减量化能产生良好的碳减排效益,其中施工单位采取低废技术、现场分类分拣减量化措施所产生的碳减排效益最为直接与明显,当政府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发挥减量化作用时,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碳减排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